今年下半年有十多部國片上映,官方名稱為「台片新高潮」。延續去年《海角七號》拿下台北電影節首獎後橫掃全台的國片復興預言,今年新台片也從台北電影節出發, 七月三十一日 上映打頭陣的《爸…你好嗎?》,看來就是個即將實現海角預言的美麗承諾。在電影裡自嘲張作驥沒有商業價值的導演,看見許多觀眾流淚走出試映會,也覺得很意外呢!
《爸…你好嗎?》是十部短片聯綴而成的作品,從第一部取材自高雄縣長楊秋興貢獻的小故事「阿爸的手錶」開始,十段人生切片,看似隨興的父父組合,自有其內在的情感邏輯與形式連結,直到最後跑工作人員字幕時出現連串背負著深沉父親記憶的路人心聲,進而驚覺其深不可測的票房市場潛能。
《爸…你好嗎?》是一部短片小品彼此串接貫通而不經意顯得大氣的作品。觀眾接收一個又一個爸爸的生活姿態,爸爸們痛哭失聲、拉下鐵門獨坐門後、跳著午後探戈、送兒子上學、跳進海裡奮泳營救兒女、以及在動物園的魔幻告白等等。
這些一個個獨立的故事,彷彿父親身手集中操演,在時而特殊時而尋常的情境裡,積極展現父親的可能,編織父親潛伏的集體形象,提煉精要的父親特質,就像英國才子作家艾倫狄波頓(Alain de Botton)評論普魯斯特的《追憶似水年華》說的,其價值「不是只限於一五一十描繪我們生命中熟悉的情感與人物,而是以更清晰明確的方式呈現出來」,「我們因而得以指認自己正有這種感受,而這種感受不是我們自己所能表達得出來的。」(《擁抱似水年華》[How Proust can Change Your Life],2001)
《爸…你好嗎?》片尾的路人心聲,如果當做第十一段故事來看,其作用就在步步逼近之前十段父親記事裡觀眾得以指認卻難以表達的感受,因為那些路人就在銀幕上表達出可能正是觀眾自己一路累積下來的感受,原本難以表達的就在銀幕內外的共感滲透間變得清晰明確並且滿溢了出來,父親的心成了深不可測的汪洋淚海。
這部內容題材普通拘謹得有點教條的向父親致敬的作品,能有如此特殊的趣味與特殊的力道,讓人無法小覷普天下父親滔滔不絕的溫柔威力,其中父親擁抱身著女裝的兒子一幕,更把父親帶到了一個孩子去性別的純粹父性領域。(不是都說孩子是男是女都沒關係,只要健康快樂就好嗎?)
八月還有一部講父女深情的《不能沒有你》,同樣票房潛力十足。台灣年度大片,二OO七有《不能說的秘密》,二OO八有《海角七號》,二OO九年會不會是《爸…你好嗎?》起頭的爸爸萬歲呢?
別忘了,《不能說的秘密》和《海角七號》裡的男主角都有個至情至性的老爸啊!
2009年7月31日 星期五
二OO九,爸爸萬歲 How Dad can Change Taiwan Films
2009年7月29日 星期三
上天難欺的司法自毀預言 Judicial Prophecy of Self-destruction
扁案主審法官蔡守訓,先前也參與馬英九特別費案審判,判決書引以為馬開脫的古中國宋代公使錢制度,引發廣大爭議。如今扁案檢察官,再度上溯宋代,搬出宋太宗趙光義(一說為宋太祖趙匡胤)頒行天下並曾刻石立碑為官員警惕的十六字「戒石銘」,一樣的倒古為今,一樣的時空錯亂。
傳統官僚體制的擴大解釋,帝王封建威權的冠冕堂皇,一再透過用古成癖的現代司法人員,強行打造一種紐曲倒錯的獨斷意志。
所謂「爾俸爾祿,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難欺」,是宋太宗自前朝後蜀末代皇帝孟昶《頒令箴》簡略來的。英明一時的孟昶有感於前朝奢靡,特頒此箴,然而後期同樣奢靡無度,為宋朝所滅。趙氏王朝同樣有感於前朝奢靡,推出濃縮版警世銘言,讓文武百官禮敬叩拜一番,帝位傳到宋徽宗,朝廷又是驕奢淫佚,不久即告傾覆。
廟堂之上口出「下民易虐,上天難欺」者,都如同自毀的預言,一次又一次易虐下民,一次又一次難欺上天。
檢察官說,如今「像阿扁一樣」是拿來罵人的話,有誹謗之虞。其實,檢察官引以為批扁箴言的十六字「戒石銘」,其頒行者宋太宗自己也留下難聽的罵名,即傳說其弒兄奪位的「燭影斧聲」,簡單講就是趙匡胤死前與其弟趙光義同處一室,沒有第三人在場,外人只遠遠看見兩人互動,燭影搖晃,聽見斧頭戳地的聲音,天快亮時趙光義宣佈哥哥死訊,隨即繼位,後趙匡胤之子相繼自殺與病死,皆疑與宋太宗趙光義弒兄登基有關,所謂「燭影斧聲」,也就代表「疑而不決的懸案」(教育部辭典)。
如今,台灣人民一樣遠遠看見檢察官在法庭上Power Point「投影」搖晃,聽見批扁「戰斧」鏗鏘有聲,引用懸而未決的媒體報導指向一宗世紀疑案。
這現代版「燭影斧聲」司法傳奇,是否也是廟堂人士一次又一次「上天難欺」的自毀預言?
**林怡君掉了哪本筆記?
--大家都問林怡君掉的筆記是哪一本?答案揭曉,原來是「刑事訴訟法」......
--捨「個人權利」不談,卻夸夸大談無法定義的「貪婪」,不是混淆了自己的角色,就是充當「馬統」所謂「反貪腐」的政治誅殺或政治鬥爭的劊子手......
--引用大量媒體報導來陳述人家犯罪行為,完全不知道「偵查不公開」為何物!西方進步國家明文禁止媒體評論、報導正在進行的司法案件,我們的檢察官難道是媒體的「深喉嚨」?......
**論告 不是簡報
--檢方如此深具表演性的論告,肯定成為媒體寵兒,但卻忽略了檢察官該有的論告責任......
--在整個扁案過程中,檢方卻動輒以媒體是瞻,甚而在最後的論告,直接以媒體簡報成為主要內容,若果如此,我國法學教育恐可休矣......
傳統官僚體制的擴大解釋,帝王封建威權的冠冕堂皇,一再透過用古成癖的現代司法人員,強行打造一種紐曲倒錯的獨斷意志。
所謂「爾俸爾祿,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難欺」,是宋太宗自前朝後蜀末代皇帝孟昶《頒令箴》簡略來的。英明一時的孟昶有感於前朝奢靡,特頒此箴,然而後期同樣奢靡無度,為宋朝所滅。趙氏王朝同樣有感於前朝奢靡,推出濃縮版警世銘言,讓文武百官禮敬叩拜一番,帝位傳到宋徽宗,朝廷又是驕奢淫佚,不久即告傾覆。
廟堂之上口出「下民易虐,上天難欺」者,都如同自毀的預言,一次又一次易虐下民,一次又一次難欺上天。
檢察官說,如今「像阿扁一樣」是拿來罵人的話,有誹謗之虞。其實,檢察官引以為批扁箴言的十六字「戒石銘」,其頒行者宋太宗自己也留下難聽的罵名,即傳說其弒兄奪位的「燭影斧聲」,簡單講就是趙匡胤死前與其弟趙光義同處一室,沒有第三人在場,外人只遠遠看見兩人互動,燭影搖晃,聽見斧頭戳地的聲音,天快亮時趙光義宣佈哥哥死訊,隨即繼位,後趙匡胤之子相繼自殺與病死,皆疑與宋太宗趙光義弒兄登基有關,所謂「燭影斧聲」,也就代表「疑而不決的懸案」(教育部辭典)。
如今,台灣人民一樣遠遠看見檢察官在法庭上Power Point「投影」搖晃,聽見批扁「戰斧」鏗鏘有聲,引用懸而未決的媒體報導指向一宗世紀疑案。
這現代版「燭影斧聲」司法傳奇,是否也是廟堂人士一次又一次「上天難欺」的自毀預言?
**林怡君掉了哪本筆記?
--大家都問林怡君掉的筆記是哪一本?答案揭曉,原來是「刑事訴訟法」......
--捨「個人權利」不談,卻夸夸大談無法定義的「貪婪」,不是混淆了自己的角色,就是充當「馬統」所謂「反貪腐」的政治誅殺或政治鬥爭的劊子手......
--引用大量媒體報導來陳述人家犯罪行為,完全不知道「偵查不公開」為何物!西方進步國家明文禁止媒體評論、報導正在進行的司法案件,我們的檢察官難道是媒體的「深喉嚨」?......
**論告 不是簡報
--檢方如此深具表演性的論告,肯定成為媒體寵兒,但卻忽略了檢察官該有的論告責任......
--在整個扁案過程中,檢方卻動輒以媒體是瞻,甚而在最後的論告,直接以媒體簡報成為主要內容,若果如此,我國法學教育恐可休矣......
2009年7月27日 星期一
高雄世運.海角七號.台灣花布 Kaohsiung World Games, Cape No.7, Taiwanese floral textile
二OO八年台灣電影鉅作《海角七號》主題曲、男女主角定情之歌《國境之南》唱著,「當陽光再次回到那飄著雨的國境之南,我會試著把那一年的故事再接下去說完。」年底下片的《海角七號》,在台灣說了好幾個月欲罷不能的屏東恆春故事後,沒想到隔年七月十六日在飄著颱風雨的國境之南,就在高雄接下去說了。
同樣的南方浪潮,同樣的開低走高,同樣的台式感動,同樣的褒貶交錯,《海角七號》和高雄世運,在藍綠陣營「民主內戰」方酣的台灣,努力拓開了一個中性游移的空間。當然,這個較為中性的空間,無疑是在地偏綠的,就像綠營和淺藍民眾對《海角七號》的認同和喜愛、以及主要來自深藍的「殖民文化陰影」等嚴厲質疑一樣,高雄世運逐步贏得台灣民眾的普遍關注與讚賞、卻仍有來自前駐南非陸大使評為「自欺欺人」等尖銳批判。
就「台灣意象」的發揚而言,「海角七號」成為一種勵志、一個符號、一套修辭,「高雄世運」也成為一種內涵、風格、定位,正如目前任職於美國舊金山藝術學院(San Francisco Art Institute)的侯瀚如策展人對台灣設計藝術家林明弘的「台灣花布」傢俱裝置作品的評論,是創造了一個新的「第三空間」(third space)。
一九六O、七O年代,遠東紡織公司出品的以華麗牡丹為典型主題的印染花布風行全台,至今仍留在不少人家裡的枕頭套或被套上,富含台灣社會共同記憶,近年逐漸復出走紅,成為應用設計元素,統稱為「台灣花布」。
相較於中國和日本等東亞各地的牡丹樣式,台灣版較為紅豔、開放、明朗的花俏明亮風格,蘊涵充沛的生命活力和另類美感。吳清桂女士去年出版的暢銷書《台灣的設計寶庫》詮釋台灣花布「雙星牡丹」圖樣,謂其繁複多重的花叢結構「排列組合產生了極致的美感,畫面寬廣豐富,多彩多姿,設色運用多彩且明亮耀眼。」
這種在地文化創意成果,和《海角七號》與高雄世運一樣,都不免是身份的認同空間,代表超脫一般二元認知架構的第三力量。侯瀚如評論林明弘的台灣花布作品,表示其蔓延增生的紡織主題超脫了這些裝飾圖式一向給人的廉價流俗形象(kitsch),是一種對美學價值霸權的抵抗姿態,內涵是台灣的國族「認同焦慮」(identity anxiety),這姿態不是某個清楚立場的直接宣示,而是或坐或臥在「台灣製造」花布圖樣的床上,在親密恍惚的時刻裡,體驗於某個時間與空間自行開展的身份認同過程。
台灣花布、《海角七號》和高雄世運風潮,同樣超脫了刻板侷限形象,同樣對台北主流價值霸權的抵抗姿態,同樣來自台灣的國族認同焦慮。台灣人或坐或臥在「台灣製造」的海角和世運花布床上,進入「第三空間」,體驗超脫二元對立結構的身份認同過程,接下去訴說台灣人親密恍惚的生命故事。
**刊於自由廣場 台灣花布.高雄世運
同樣的南方浪潮,同樣的開低走高,同樣的台式感動,同樣的褒貶交錯,《海角七號》和高雄世運,在藍綠陣營「民主內戰」方酣的台灣,努力拓開了一個中性游移的空間。當然,這個較為中性的空間,無疑是在地偏綠的,就像綠營和淺藍民眾對《海角七號》的認同和喜愛、以及主要來自深藍的「殖民文化陰影」等嚴厲質疑一樣,高雄世運逐步贏得台灣民眾的普遍關注與讚賞、卻仍有來自前駐南非陸大使評為「自欺欺人」等尖銳批判。
就「台灣意象」的發揚而言,「海角七號」成為一種勵志、一個符號、一套修辭,「高雄世運」也成為一種內涵、風格、定位,正如目前任職於美國舊金山藝術學院(San Francisco Art Institute)的侯瀚如策展人對台灣設計藝術家林明弘的「台灣花布」傢俱裝置作品的評論,是創造了一個新的「第三空間」(third space)。
一九六O、七O年代,遠東紡織公司出品的以華麗牡丹為典型主題的印染花布風行全台,至今仍留在不少人家裡的枕頭套或被套上,富含台灣社會共同記憶,近年逐漸復出走紅,成為應用設計元素,統稱為「台灣花布」。
相較於中國和日本等東亞各地的牡丹樣式,台灣版較為紅豔、開放、明朗的花俏明亮風格,蘊涵充沛的生命活力和另類美感。吳清桂女士去年出版的暢銷書《台灣的設計寶庫》詮釋台灣花布「雙星牡丹」圖樣,謂其繁複多重的花叢結構「排列組合產生了極致的美感,畫面寬廣豐富,多彩多姿,設色運用多彩且明亮耀眼。」
這種在地文化創意成果,和《海角七號》與高雄世運一樣,都不免是身份的認同空間,代表超脫一般二元認知架構的第三力量。侯瀚如評論林明弘的台灣花布作品,表示其蔓延增生的紡織主題超脫了這些裝飾圖式一向給人的廉價流俗形象(kitsch),是一種對美學價值霸權的抵抗姿態,內涵是台灣的國族「認同焦慮」(identity anxiety),這姿態不是某個清楚立場的直接宣示,而是或坐或臥在「台灣製造」花布圖樣的床上,在親密恍惚的時刻裡,體驗於某個時間與空間自行開展的身份認同過程。
台灣花布、《海角七號》和高雄世運風潮,同樣超脫了刻板侷限形象,同樣對台北主流價值霸權的抵抗姿態,同樣來自台灣的國族認同焦慮。台灣人或坐或臥在「台灣製造」的海角和世運花布床上,進入「第三空間」,體驗超脫二元對立結構的身份認同過程,接下去訴說台灣人親密恍惚的生命故事。
**刊於自由廣場 台灣花布.高雄世運
2009年7月24日 星期五
十一論貓纜--超完美決策姐妹篇之內捷完全沒決策 Maokong Gondola series VI: Perfect policy & No policy
最近貓纜建設又成為熱門辭彙,不是因為貓纜本身,而是做為內湖線捷運問題的先行者,使得台北馬市長時代的天空如日前天狗食日般再度籠罩陰影。民進黨成立台北內湖捷運線弊案追緝小組,市議員並向監察院、特偵組舉發。
貓纜案監委已經在調查,聽說調查報告不久就會出來,聽說追究層級只到前台北市政府秘書長,也聽說追究重點在行政機關與廠商的溝通與認知差距,以及到底是環境影響塔柱還是塔柱影響環境的因果關係。而在監委大人破解這些複雜的溝通理論以及雞生蛋還是蛋生雞的古老神秘謎題之前,在某個現代認知空間裡,馬市府的貓纜與內捷問題其實已有定論了。
對於貓纜,馬團隊的定調是,免環評和免申請建照及雜項執照均於法有據,沒有行政疏失,且創造出一年五百多萬遊客商機效益,是正確決策,工程執行則是專業問題,無法評斷。這些說詞的意思是,貓纜決策超完美,縱使後續工程問題再大條,也無損超完美決策的。
雖然監委大人可能只會追究到市府秘書長層級,然而馬團隊終究是以「超完美決策」之道認了馬市長的貓纜決策。到了郝事成雙禍不單行的內捷事件,七月初台北市政府邀請老市長體驗搭乘時,滿心歡喜的馬英九致詞說市長任內為了高運量地下或中運量高架爭執不休,要是當時採地下施工,恐怕到現在還是一團亂,對當年爭取中運量高架化頗為自得。
然而,繼貓纜停擺讓乘客多坐一會、內捷再度提供乘客走軌道的特殊福利後,馬團隊開始淡化馬市長爭取中運量的決策濃度,開始把決策責任往上推給中央政府。發言人王郁琦說,當初行政院核定內湖捷運時,就是核定中運量高架,根本沒有馬市長更改設計的問題存在。中國國民黨議員也出示葉菊蘭擔任交通部長的公文,指出民進黨政府以追加預算應由市府負擔為由,示意台北市加速執行,依中運量系統預算執行。
也就是說,馬英九不過依指示執行內捷建設罷了,完全沒有獨立決策空間的。如此說來,內捷通車時滿心歡喜的馬英九就不知道是在high什麼了。
內捷種種言詞攻防與責任追究皆未有定論。有定論的是,馬團隊對內捷和貓纜的態度,都是初期有功則攬,後來有過則推,有功的是超完美決策,有過的是完全沒決策,真是有品味、有品格、有品德,好有品啊!
貓纜案監委已經在調查,聽說調查報告不久就會出來,聽說追究層級只到前台北市政府秘書長,也聽說追究重點在行政機關與廠商的溝通與認知差距,以及到底是環境影響塔柱還是塔柱影響環境的因果關係。而在監委大人破解這些複雜的溝通理論以及雞生蛋還是蛋生雞的古老神秘謎題之前,在某個現代認知空間裡,馬市府的貓纜與內捷問題其實已有定論了。
對於貓纜,馬團隊的定調是,免環評和免申請建照及雜項執照均於法有據,沒有行政疏失,且創造出一年五百多萬遊客商機效益,是正確決策,工程執行則是專業問題,無法評斷。這些說詞的意思是,貓纜決策超完美,縱使後續工程問題再大條,也無損超完美決策的。
雖然監委大人可能只會追究到市府秘書長層級,然而馬團隊終究是以「超完美決策」之道認了馬市長的貓纜決策。到了郝事成雙禍不單行的內捷事件,七月初台北市政府邀請老市長體驗搭乘時,滿心歡喜的馬英九致詞說市長任內為了高運量地下或中運量高架爭執不休,要是當時採地下施工,恐怕到現在還是一團亂,對當年爭取中運量高架化頗為自得。
然而,繼貓纜停擺讓乘客多坐一會、內捷再度提供乘客走軌道的特殊福利後,馬團隊開始淡化馬市長爭取中運量的決策濃度,開始把決策責任往上推給中央政府。發言人王郁琦說,當初行政院核定內湖捷運時,就是核定中運量高架,根本沒有馬市長更改設計的問題存在。中國國民黨議員也出示葉菊蘭擔任交通部長的公文,指出民進黨政府以追加預算應由市府負擔為由,示意台北市加速執行,依中運量系統預算執行。
也就是說,馬英九不過依指示執行內捷建設罷了,完全沒有獨立決策空間的。如此說來,內捷通車時滿心歡喜的馬英九就不知道是在high什麼了。
內捷種種言詞攻防與責任追究皆未有定論。有定論的是,馬團隊對內捷和貓纜的態度,都是初期有功則攬,後來有過則推,有功的是超完美決策,有過的是完全沒決策,真是有品味、有品格、有品德,好有品啊!
2009年7月22日 星期三
法官的擔當 Judicial Responsibilities
台中地方法院張升星法官〈肅貪是一種政治擔當〉一文,談刑法的「無罪推定」原則,「在台灣藍綠政客的解釋之下,卻變成縱容貪瀆、沆瀣一氣的託詞。」「並不是阿扁的司法人權不應維護,而是因為無法展現政治擔當,所以維護阿扁司法人權的呼喊,不易在社會激起共鳴。」
簡單講,張法官認為,無罪推定,司法人權,阿扁不配!
因為阿扁沒有政治擔當。
因為阿扁無法激起社會共鳴。
法官辦案是審判「政治擔當」嗎?是審判能否「在社會激起共鳴」嗎?法官談政治談社會,就是不談司法擔當,實在是很奇怪的事情。
就扁案而言,目前最受注目的司法人權問題,是阿扁在起訴後已遭羈押兩百餘天。這個事實很清楚,沒有模糊空間,然而,張法官就是有辦法讓它模糊起來,也算是一種「模糊的擔當」吧!
張法官舉的兩個民主先進高水準案例是,美國前伊利諾州州長涉嫌兜售參議員空缺,遭州眾議院和參議院通過彈劾而下台。日本的小澤一郎因為祕書涉及違法政治獻金,即辭去民主黨主席。這兩人,有哪個未判刑即遭羈押兩百多天?一天都沒有!那位拒絕認罪的州長更是因為彈劾案通過才下台的,就是「政治解決」,何來「政治擔當」?當初如果立法院通過阿扁罷免案,或許阿扁也早已下台了,變成很有「政治擔當」?
張法官說,民主黨沒有指責檢察官「辦驢不辦象」。為什麼? 原因可能就是美國檢察官沒有「辦驢不辦象」啊!台灣檢察官「辦綠不辦藍」可就是街談巷議了,這也是一種張法官珍視的「激起社會共鳴」呢!
法官是執行法律條文的人,不是政治名嘴,也不是社會教化師。法官有法官應該承擔的司法責任,太多其他考量就會產生張法官自己批判的「積非成是」、「觀念混淆」的「政治口水」,否則怎麼解釋張法官一下子說維護阿扁司法人權不易激起社會共鳴,一下子又說媒體群眾的聲援(也是社會共鳴!)是阿扁的「司法特權」呢?
簡單講,張法官認為,無罪推定,司法人權,阿扁不配!
因為阿扁沒有政治擔當。
因為阿扁無法激起社會共鳴。
法官辦案是審判「政治擔當」嗎?是審判能否「在社會激起共鳴」嗎?法官談政治談社會,就是不談司法擔當,實在是很奇怪的事情。
就扁案而言,目前最受注目的司法人權問題,是阿扁在起訴後已遭羈押兩百餘天。這個事實很清楚,沒有模糊空間,然而,張法官就是有辦法讓它模糊起來,也算是一種「模糊的擔當」吧!
張法官舉的兩個民主先進高水準案例是,美國前伊利諾州州長涉嫌兜售參議員空缺,遭州眾議院和參議院通過彈劾而下台。日本的小澤一郎因為祕書涉及違法政治獻金,即辭去民主黨主席。這兩人,有哪個未判刑即遭羈押兩百多天?一天都沒有!那位拒絕認罪的州長更是因為彈劾案通過才下台的,就是「政治解決」,何來「政治擔當」?當初如果立法院通過阿扁罷免案,或許阿扁也早已下台了,變成很有「政治擔當」?
張法官說,民主黨沒有指責檢察官「辦驢不辦象」。為什麼? 原因可能就是美國檢察官沒有「辦驢不辦象」啊!台灣檢察官「辦綠不辦藍」可就是街談巷議了,這也是一種張法官珍視的「激起社會共鳴」呢!
法官是執行法律條文的人,不是政治名嘴,也不是社會教化師。法官有法官應該承擔的司法責任,太多其他考量就會產生張法官自己批判的「積非成是」、「觀念混淆」的「政治口水」,否則怎麼解釋張法官一下子說維護阿扁司法人權不易激起社會共鳴,一下子又說媒體群眾的聲援(也是社會共鳴!)是阿扁的「司法特權」呢?
2009年7月21日 星期二
台灣高雄世運和中華台北消費券 Taiwan Kaohsiung World Games vs. Chinese Taipei Consumer Vouchers
陸大使酸高雄世運掛羊頭賣狗肉、自欺欺人、(奧運)你丟我撿、湊付賽程、小貓三四隻、浪費民脂民膏,引起廣泛非議。
陸大使說,花了五十六億餘元新台幣蓋的世運豪華主場館,除開幕與閉幕典禮外,只有兩項運動會用到!
好巧不巧,中華經濟研究院近日公布最新經濟展望,也評估了馬政府今年初花了八百多億元新台幣發放、全台灣兩千三百萬人都用到的消費券,表示消費券替代率高逾六成,效果較薄弱,因此下修今年民間消費力道,民間商業活動依然低迷,一至五月累計商業營業額衰退逾百分之十二,失業率攀升,實質薪資負成長,消費支出欲振乏力。
陸大使酸世運要不注意也難的大手筆燃放煙火,而煙火至少燦爛好看,開幕式氣勢澎湃震懾人心,被《紐約時報》稱讚富有人文環境美感的主場館 (a remarkably humane environment) 及其國際級足球場和田徑場可長可久。可以蓋十多個世運主場館的消費券,上演的卻是行政手續繁雜的政府發錢秀,以及尋常的農曆新年採購秀,再穿插總統替很少在台灣出現的美國人女兒領券秀,實在冷場,沒什麼看頭,而且到頭來只換得「消費支出欲振乏力」、「消費券效果較薄弱」的下場,有一幅漫畫是一群政府官員圍著消費券燒的火取暖,對比高雄世運華麗燦美的煙火畫面,還真是強烈的「自欺欺人」的對比啊。
陸大使說,運動項目一旦進入奧運,世運就必須放棄,「像舊中國社會裡大老婆生的與小老婆生的兒女之分,後者永遠無法抬頭。」其實,世運和奧運之別,在陸大使的關懷裡,應該還是其次。陸大使酸之又酸的世運評論,是宣布世運開始後就忙著去搞自己的黨主席「競」選運動的馬英九領導的中國國民黨政府處處向世運喝倒彩的心態集大成表現。比之於中華台北中央政府效果殘弱的大老婆消費券政策,在陸大使的「舊中國社會」視野裡,台灣高雄地方政府讓台灣在台灣發聲發光的世運,不過就是永遠無法抬頭的小老婆偏房啊!
陸大使說,辦這樣一場世運會只是給陳菊多一項政績。陸大使也承認世運是政績啊!那消費券又是馬英九的什麼呢!
就是貓纜、內捷、消費券吧!
馬英九丟下的這一些,台灣人還真的和高雄世運一樣,很擅長「你丟我撿」啊!
**刊於自由廣場 高雄世運和消費券
陸大使說,花了五十六億餘元新台幣蓋的世運豪華主場館,除開幕與閉幕典禮外,只有兩項運動會用到!
好巧不巧,中華經濟研究院近日公布最新經濟展望,也評估了馬政府今年初花了八百多億元新台幣發放、全台灣兩千三百萬人都用到的消費券,表示消費券替代率高逾六成,效果較薄弱,因此下修今年民間消費力道,民間商業活動依然低迷,一至五月累計商業營業額衰退逾百分之十二,失業率攀升,實質薪資負成長,消費支出欲振乏力。
陸大使酸世運要不注意也難的大手筆燃放煙火,而煙火至少燦爛好看,開幕式氣勢澎湃震懾人心,被《紐約時報》稱讚富有人文環境美感的主場館 (a remarkably humane environment) 及其國際級足球場和田徑場可長可久。可以蓋十多個世運主場館的消費券,上演的卻是行政手續繁雜的政府發錢秀,以及尋常的農曆新年採購秀,再穿插總統替很少在台灣出現的美國人女兒領券秀,實在冷場,沒什麼看頭,而且到頭來只換得「消費支出欲振乏力」、「消費券效果較薄弱」的下場,有一幅漫畫是一群政府官員圍著消費券燒的火取暖,對比高雄世運華麗燦美的煙火畫面,還真是強烈的「自欺欺人」的對比啊。
陸大使說,運動項目一旦進入奧運,世運就必須放棄,「像舊中國社會裡大老婆生的與小老婆生的兒女之分,後者永遠無法抬頭。」其實,世運和奧運之別,在陸大使的關懷裡,應該還是其次。陸大使酸之又酸的世運評論,是宣布世運開始後就忙著去搞自己的黨主席「競」選運動的馬英九領導的中國國民黨政府處處向世運喝倒彩的心態集大成表現。比之於中華台北中央政府效果殘弱的大老婆消費券政策,在陸大使的「舊中國社會」視野裡,台灣高雄地方政府讓台灣在台灣發聲發光的世運,不過就是永遠無法抬頭的小老婆偏房啊!
陸大使說,辦這樣一場世運會只是給陳菊多一項政績。陸大使也承認世運是政績啊!那消費券又是馬英九的什麼呢!
就是貓纜、內捷、消費券吧!
馬英九丟下的這一些,台灣人還真的和高雄世運一樣,很擅長「你丟我撿」啊!
**刊於自由廣場 高雄世運和消費券
2009年7月15日 星期三
干擾司法 大家一起來 Everybody can Upset the Law
台北地院法官認定陳前總統指導外力聲援、利用連署等方式干擾審判,裁定延押兩個月。
司法審判不能干擾嗎?
馬英九被侯寬仁檢察官依貪污罪起訴時,隨即發表競選總統聲明,表示「邪痞者梟叫狼嗥」,「民主受此重創,社會正義難伸」,塑造超越司法的正義形象,以總統可能當選人的身份干擾司法,當選總統後並堅持控告侯檢察官製作不實筆錄,堅持「悲天憫人」繼續干擾司法。
法務部長王清峰,上政論節目接受專訪談論陳前總統案情,要檢察官腰桿挺起來,一般咸認為干擾司法,王部長說問心無愧。
故宮案前院長石守謙聲押、交保、檢方抗告、法院更裁,來回程序纏擾不休,某報社論以「錯誤法制為害非淺,不能再拖」為題,表示「地方法院認為並無必要羈押的案件,為何容許檢方抗告?」,「檢察官對於法院認為不許羈押的案件繼續抗告,是威脅人權,不是保障人權」。此報前社長也發文質問「何以審檢對被告,尤其是高知名度的被告,在羈押與否一事上,卻唯恐不聲押、不抗告、不收押,好像不如此做,就有失風骨、怠忽職守一樣?」石教授學生在聲援部落格上高呼「為台灣的人權喪盡而心痛」,發願「希望世上再無冤枉之人」。此皆意圖形成言論壓力,干擾司法。
台大李明璁教授和師大林佳範教授,因集遊法被起訴,學界、社運界人士發起終結惡法行動,批評檢察官對人權和學術界不尊重,質疑其政治中立性,呼籲撤回起訴,否則他們將向法官集體自首。此亦意圖以集體外力聲援行動,干擾司法。
總統可以干擾司法,法務部長可以干擾司法,媒體可以干擾司法,學生可以干擾司法,教授可以干擾司法,社運人士可以干擾司法,把司法干擾得悲天憫人、問心無愧、不能再拖、悲憤痛心、集體自首,大家一起來干擾司法,盍興乎來?
**刊於自由廣場 總統等等等 干擾審判
司法審判不能干擾嗎?
馬英九被侯寬仁檢察官依貪污罪起訴時,隨即發表競選總統聲明,表示「邪痞者梟叫狼嗥」,「民主受此重創,社會正義難伸」,塑造超越司法的正義形象,以總統可能當選人的身份干擾司法,當選總統後並堅持控告侯檢察官製作不實筆錄,堅持「悲天憫人」繼續干擾司法。
法務部長王清峰,上政論節目接受專訪談論陳前總統案情,要檢察官腰桿挺起來,一般咸認為干擾司法,王部長說問心無愧。
故宮案前院長石守謙聲押、交保、檢方抗告、法院更裁,來回程序纏擾不休,某報社論以「錯誤法制為害非淺,不能再拖」為題,表示「地方法院認為並無必要羈押的案件,為何容許檢方抗告?」,「檢察官對於法院認為不許羈押的案件繼續抗告,是威脅人權,不是保障人權」。此報前社長也發文質問「何以審檢對被告,尤其是高知名度的被告,在羈押與否一事上,卻唯恐不聲押、不抗告、不收押,好像不如此做,就有失風骨、怠忽職守一樣?」石教授學生在聲援部落格上高呼「為台灣的人權喪盡而心痛」,發願「希望世上再無冤枉之人」。此皆意圖形成言論壓力,干擾司法。
台大李明璁教授和師大林佳範教授,因集遊法被起訴,學界、社運界人士發起終結惡法行動,批評檢察官對人權和學術界不尊重,質疑其政治中立性,呼籲撤回起訴,否則他們將向法官集體自首。此亦意圖以集體外力聲援行動,干擾司法。
總統可以干擾司法,法務部長可以干擾司法,媒體可以干擾司法,學生可以干擾司法,教授可以干擾司法,社運人士可以干擾司法,把司法干擾得悲天憫人、問心無愧、不能再拖、悲憤痛心、集體自首,大家一起來干擾司法,盍興乎來?
**刊於自由廣場 總統等等等 干擾審判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