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月26日 星期二

《閹雞》和台灣人永遠的傷口

在國家戲劇院觀賞(Holo)台語劇《 閹雞》重演,感覺到迫人的民族隱喻。


        本劇由「
厚生演劇研究社」首演於一九四三年,時值日本殖民統治年代嚴密管控思想言論的皇民化時期,成為民間劇團自主活動的尾聲。劇情呈現一家以一座閹雞木雕為店招的中藥鋪少東阿勇,在家道衰頹過程中和妻子月里求生奮鬥的故事。



       《閹雞》原著為四
O年代台灣文學領導者張文環1909-1978)寫的小說,編劇為揭開台灣新劇運動黎明、其後投入被譽為「台灣文藝復興」的台語電影製作的林摶秋1920-1998),並由有「台灣合唱之父」美名的作曲家和音樂教育家呂泉生1916-2008)採集台灣民謠予以編曲配樂。



        《閹雞》首演及往後相關論述流傳,都被染上文化抗爭或民族主義色彩,對此林摶秋本人曾明確否認。不過,以本劇的台灣文藝菁英創作背景,以及濃厚的本土社會情調,的確顯現出清楚自主的在地文化性格,誠如台灣劇場史研究學者 石婉舜 小姐指出的,「舞台上殖民者的缺席、漢文化情調的呈現、以及台灣人民族根性優劣之自我揭露等,一個抵殖民的潛文本呼之欲出。」任何積極明晰的自我呈現,相對於凝視的他者,都是具有抗爭身份和不合作內涵的。



觀賞本劇讓我印象最深的,不是小說原著重心的女主角月里,而是改編成舞台劇後加重戲份的男主角阿勇。月里雖受命運擺佈仍試著活出自我,阿勇則一點都不勇,從一開始的內向溫吞,家道中落後罹患瘧疾而身體愈衰,繼而因受人嘲弄刺激變得痴呆,一步一步不斷失掉生命力,似乎看不到黑暗的盡頭。劇終月里揹著跛腳畫家離家殉情後,只見阿勇抱著老家遺留的柴閹雞恍惚自語。



本劇呂柏伸導演表示,重新搬演這齣台灣新劇時期代表作,不只為了思古悠情,而是希望與當代台灣觀眾重啟對話、引發共鳴。在一幕幕不見明顯戲劇衝突與中心事件的生活片斷之間,觀眾能直接感受到的,除了月里的堅韌與存在意志外,可能就是阿勇不知伊於胡底的生命深淵了。這或許應視為綿延至今台灣人性格虛弱和陰暗面的暴露和具象化,從主要象徵符號的去勢閹雞輾轉傳遞於場景間,即可知此為全劇強勢意旨與滾滾伏流。



台語老練的名影劇編導吳念真先生評論台南人劇團的演出的本劇,誇讚連自己都汗顏的台語,「除了將挑戰我們的母語能力之外,更將逼使我們重新省視自己在『在地文化』上的理解和認知的程度。」《閹雞》勇敢呈現台灣人性格缺陷,逼視「在地文化」永遠的傷口,其實就指向了再起與新生的可能,就像阿勇身邊一直有真勇的妻子相伴相生一樣。即使帶著永遠的傷口,阿勇至少是擁有自由的生存意志的。



台灣大學戲劇系林鶴宜教授表示,此劇呈現處處靜謐留白下洶湧的時代浪滔。這時代浪滔,從日本統治末期的關口,到了六十五年後共產黨中國和國民黨中國夾擊的台灣,依然洶湧,依然險惡。如同《閹雞》當年首演時中途停電,觀眾拿手電筒充當舞台照明,讓全劇順利演完;台灣人追求自我自主與公義社會的歷史大戲,即使隨時都會停電,也是要一直演下去的。



**本文摘錄轉載於閹雞官網

1 則留言:

  1. 哇哈哈~~版主加油~~我有去投票阿,剛好是第300票ㄋㄟ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