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22日 星期二

2012台灣總統兩大指標 Before Victory

民主進步黨內延續總統初選已定案的全民調方式與納入黨員投票的爭議,大老頭人之間的不同意見不斷見諸報端,「劍拔弩張」、「撕破臉」、「窩裡鬥」等鬥鬧熱用語滿天飛、陸以正甚至投書說是「支離破碎,自相殘殺」,真是驚悚。



        有趣的是,陸以正反誇馬英九聰明,說他藉外媒專訪透露競選連任意願,「封鎖」王金平挑戰黨內初選的可能,然後為了讓王院長蟬聯大位,考慮「取消」黨內不分區立委提名規定,「做得漂亮」。像這樣「漂亮封鎖,聰明取消」的因人設事、唯馬獨尊的土霸王習氣,還能獲得大讚,只能說論者品味獨特,眼光殊異,別人的不封鎖、不取消就看成是你死我活、一地皆殘了。



        所謂的「民調派」與「黨員派」之爭,除了拿來做為一種立場論述武器之外,其實頗有虛幻的成份。看來與「黨員派」對立的小英主席,其實就是黨員一票一票過半數以至於絕對多數投出來的。民主進步黨已執政過八年,是不折不扣的主流政黨,必然要有相當自信,相信黨的核心主張和廣大民意必有相當重疊。愈來愈見文采的《阿扁札記》系列就指出,「黨意與民意不會南轅北轍,一定是一致的,全民調的第一名也是一定是黨員投票的勝出者」,所以全民調、辯論、黨員投票皆無妨,最重要的是「時間不要拖太久」。這大概是目前聽來最有見地與實際的看法了。



        既然黨意不差民意,民意無礙黨意,未來民主進步黨推出的總統參選人,最重要的指標,其一是能夠促成綠營內部有效聯合,發揮在地正確的在地力量,去召喚、影響、感染、統攝那些模稜游離的所謂中間、不藍不綠、既藍又綠的民眾。這不是向內訴求傳統強調的「大團結」,而是維繫一個多元異質的聯合共同體;這也不是向外訴求擴大結合範圍,而是建立一個呼應整個台灣社會形勢的穩健大結構。



        民主進步黨總統參選人的第二大指標,是對陳前總統的態度,必須在主張其法律人權之外,再加上對其開疆闢土大功的敬重。陳前總統遭政治清算至此,被關入大牢的理由幾乎都不是綠營仇扁恨扁人士責怪他的原因,如果讓魔鬼來執行這些人心目中的正義,正義也就不再是正義。



        不過呂秀蓮三天兩頭去看陳前總統,似乎也看不到多少阿扁們聲援她選總統就是了。要延續先驅路途,應該是要實踐《阿扁札記》所說「只有靠自己的力量」的打拼豪氣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