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12日 星期一

港片內地化,台片做自己 Lessons from Hong Kong

周星馳兩大代表作二OO四年的《功夫》和四年後的《長江七號》,我總覺得前者看來比較有興頭,比後者過癮,但也不確知個中原因,最近看到香港文化評論家林沛理前些年的文章,算是得到一種解答。 

 
        他說《功夫》是一部「飲香港電影奶水長大」的香港電影,「對粵語長片、武俠小說、邵氏電影與李小龍的指涉、挪用和致敬」,港人看得「眉飛色舞《長江七號》卻純然瞄準「內地市場」,「試圖透過對貧窮以及窮人的美化和浪漫化來討好內地觀眾」,香港觀眾看來「味同嚼蠟」。

台灣人港片看得很多,台港一定程度的地緣和文化親近性相信使得兩地觀眾頗有一些共同「眉飛色舞」和「味同嚼蠟」的觀影經驗。最近兩地共同看得「眉飛色舞」、「心花怒放」的是九把刀導演的《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在台灣創下逾四億票房,在香港則逼近《功夫》的六千一百多萬港幣,即將成為香港史上華語片票房冠軍。


  以台港兩地票房加總而言,《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票房已超越九把刀稱為「神作」的《海角七號》,成為今年最大的台片奇蹟。



  對於《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在香港火紅的原因,除了像侯孝賢導演指出的校園純愛主題、kuso情節、改編自暢銷網路小說等原因,還有其他相關評論點出的內容和情節的十足「台灣味,沒有對其他市場作任何妥協,這裡所謂的「其他市場」,對香港而言主要就是指「內地市場」。



  今年金馬影帝劉德華在領獎致詞說,現在是香港電影最低迷的時候,背景就是許多相關評論說的香港影人習慣北上賺人民幣,和「內地」合拍電影,純港味電影漸式微



  用林沛理的話說,就是香港電影被翻譯成「中國或者大中華電影」,「香港電影的主體性和香港性」被稀釋甚至丟掉了,所以「香港不再香港」,香港電影變得「沒精打采、有氣無力」。



  這就是前年金馬獎最佳導演得主戴立忍說的中國市場「大黑洞」,真實戲碼正在香港上演。



  近年來台灣電影能像金光三太子一樣活跳跳,主要就是以《海角七號》、《雞排英雄》、《賽德克.巴萊》等擁有在地強悍「台灣味」的作品擅場,而《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更是擁有從台灣本地市場輻射出去的巨大能量。



      台港影壇兩地現況對比,台灣必須警惕其中傳送的清楚訊息。魏德聖導演在領取今年金馬最佳影片獎時謙虛表示,我們的能力還不足以撐起這麼大的局面,但這終歸是台灣自己的局面,而不是香港影業賺了人民幣卻失去了自我風格的局面!


1 則留言:

  1. 好文!做自己才有味道,全球化之下

    特色才能吸引人阿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