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16日 星期三

高歌美麗島的《我們的那時此刻》

楊力州導演的金馬獎50週年版記錄片《我們的那時此刻》,一部台灣電影小史。1962年,台語電影全盛期,中國國民黨政府根據「國語影片獎勵辦法」設立為蔣介石祝壽並以金門馬祖戰地為名的金馬獎,自此體制外本土文藝復興的黑白台語片逐步走入歷史,進到了體制內教化社會人心的彩色華語片時代。



《我們的那時此刻》從2部老台語片起頭,一路介紹了發起「國片」衝鋒號角的黃梅調電影和「健康寫實」片,1970年代的瓊瑤愛情片、古裝武俠片、抗日「愛國」片、短暫風潮的「社會寫實」片(或稱「黑電影」),1980年代的新浪潮和朱延平電影,以及之後台灣電影陷入低潮的沉潛再生期,一直到2008年《海角七號》台片大潮再起前夕的《雙瞳》(2002)跨國製作與本土記錄片商演現象。
跨越半世紀的台灣社會史話,在電影金馬獎框架下,層層堆積,脈絡分明。
本片有幾個處理得特別好的地方,像是少女時為協助家計到工廠當女工的婦人訪談,這是楊導向母親致敬的段落,代表的是台灣經濟起飛設立加工出口區雇用大批勞工時期從鄉下前往都會區的龐大本省女性族群,講到鳳飛飛唱的二秦二林明星配對戲仍禁不住留下淚水,因為曾經那麼入戲,也因為和許許多多女工同事們一樣青春消逝的心酸吧!



巧合的是,本片和同時上映的新加坡片《想入飛飛》同時高歌鳳飛飛的《我是一片雲》,同時高歌時代集體記憶的失落與回歸。

《我們的那時此刻》還有點替《搭錯車》(1983)平反的味道,處理篇幅明顯大於當年金馬獎最佳劇情片、導演、改編劇本大獎得主的《小畢的故事》這部台灣新電影開山之作。《搭錯車》是當年台片賣座冠軍,主題曲讓蘇芮一炮而紅,影史地位卻遠不如同一年獲得金馬獎提名的《小畢的故事》、《兒子的大玩偶》、《海灘的一天》等名作。


如今在楊導的安排下,《搭錯車》裡強行拆除老兵違建的抗爭畫面,和30年後苗栗大埔徵收迫遷事件相互映照,閃現出預知社會運動紀事的光輝,虞戡平導演受訪說的,搭錯車就是老兵搭錯了國民黨的車來台灣,更傳達出跑路政權錯謬衰頹的時代況味。



《小畢的故事》在台灣影史的舞台上為新電影揭開序幕並非偶然,主要得力於其對舊時代或某種外省文化氛圍的緬懷,《搭錯車》則訴求社會變遷和居所流離的無可奈何,端看前者眷村少年長大加入軍旅,後者老兵在養女演唱會歌聲中過世的晚景凋零可知,兩片基調天差地別。
新電影作為一個典範的建立,黨營中影公司於1960、70、80年代分別創立的健康寫實電影、「愛國」片、新電影等一個個電影品牌,都很成功,不是贏得票房,就是贏得進步形象,其文藝精神至今統領台灣人心,綿延不絕。
1989年的《七匹郎》現身大唱《永遠不回頭》,則是楊導神來之筆,這部片並未獲得任何金馬獎項,朱延平導演受訪說此片宣傳活動主持人介紹導演時觀眾仍然熱情高呼「王傑、張雨生」的自我解嘲,讓人猛然想起就在小野所說《悲情城市》發出新電影「最後的一聲悲鳴」的那一年,在黨營中影系列作品之外,台灣影壇是不缺大明星的,是不乏賣座台片的,也滋養了新一代電影人如九把刀,和楊導訪談的新電影導師楊德昌兩大傳人魏德聖和戴立忍一樣,成為新世紀台片復甦的主力。


然而,在金馬獎框架中發揮的《我們的那時此刻》,終究是有其侷限的,有人挖苦跑路政權說只有金門和馬祖一直是真正的中華民國領土,這部紀錄片也有幾分類似的文化領地氛圍。
從本片以黨歌《國歌》始、以《美麗島》終來看,就片中有相當鋪陳的國族意識而言,算是跨出了很大一步嗎?我想並沒有。《美麗島》是1970年代全名為「中國現代民歌」的民歌時期作品,看不出來和台灣電影有什麼關係,有的就是某種朦朧的、在風起雲湧的本土社會運動裡、不離不棄的中華文化鄉野情懷吧。
片尾曲如果是,本片口白桂綸鎂主演的號稱新世紀台片復甦首部作品《不能說的秘密》主題曲,


或是《海角七號》的《國境之南》,


從黨國到另一個國,那才是熱烈中的熱烈啊!

**同場加映:搭錯車 Papa, Can You Hear Me Sin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