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28日 星期三

那些年,我們別再「內地」了 Taiwan in My Eye

九把刀導演的《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在台灣創下逾4億票房,在香港則逼近當地華語片歷年票房冠軍《功夫》的6,100多萬港幣,在東南亞的馬來西亞和新加坡也都創下票房紀錄。


 


這部今年最大的台片奇蹟下個目標是華語片最大市場,即將於明年初在中國上映。


 


於是,在電影公司相關宣傳網頁,如臉書粉絲專頁上,近日開始出現中國當地相關報導的連結,姑不論原始報導標題,版工摘取報導部分內容轉貼時,懂得把簡體字轉換成台灣使用的字體,然而卻對台灣除了演藝圈之外鮮少使用且甚具爭議的「內地」字眼視而不見,未予更動。


 


對於相關的留言質疑,版工的回覆是:「文章內容就是寫內地,不太明白真的有令人這麼不舒服」,「並非只以台灣粉絲做考量」,要在「五成五台灣粉絲和四成五非台灣粉絲之間做拿捏」,「一切與政治無關」云云。


 


所謂不明白「內地」這個指涉「宗主國」或「殖民母國」一詞是否真的在台灣「令人這麼不舒服」,對此現象前文建會主委、台北藝術大學邱坤良教授曾為文討論。邱教授指出,台灣政界和新聞界即使被視為立場「親中」、「統派」也少有人敢公開以「內地」稱呼中國,「唯獨演藝界許多青春浪漫的藝人,講起『內地』理直氣壯,甚至視為『政治正確』,似乎不太顧慮台灣社會的感受」,「台灣藝人如果不知『內地』何所指,人云亦云,把『內地』掛在嘴巴,的確不知所云,也讓人百思不得其解」。


 


邱教授著眼於「大眾傳播媒體的公共性和「演藝人員本身所應擔負的社教角色」,主張「使用具爭議性的語彙,需更為謹慎


 


「內地」一詞本身就具有鮮明的政治意涵,不管使用者本身對此有無自覺,使用「內地」一詞不管是自發或者轉述,都已經沾染了政治效應,不是一句「一切與政治無關」就能釐清的。


 


至於說要考量「非台灣粉絲」,就像邱教授問的對岸是否果真在意台灣用不用「內地」一詞,「非台灣粉絲」難道就會在意台灣看不到「內地」這個名詞?這會不會想太多?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明明是一部青春飛揚台灣味十足的電影,何苦去連結「內地」的宗主國內涵而在有意或無意間自我邊陲化呢?

4 則留言:

  1. 留言,回應是一種友情..惜緣之..隨緣之..

    回覆刪除
  2. 支持你,加油

    回覆刪除
  3. ***新創網路學習平台,好好規劃新的一年.......-網址:http://345.tw/4e7b0

    回覆刪除
  4. 軟體客製化開發

    邀請您來我的部落格走走

    http://tw.myblog.yahoo.com/delisaphiliph67555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