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0月15日 星期一

《色.戒》與台灣的上海情結

台籍大導李安的電影新作《色.戒》,以一九三O年代後期的上海為背景,細膩重現老上海風情,是台灣的「上海情結」最新篇章。 



西方列強爭鋒史上曾經是中國孤島的上海,和歷經列強殖民的海上島嶼台灣之間,有微妙的歷史牽繫,一九四九年蔣政府據台後第一任省主席、五三年辭職赴美後嚴厲批評蔣政權的吳國楨,之前四六至四九年間即擔任上海市長。陳總統任內最後一次所謂國慶大典的閱兵儀式,射程可達上海的台灣自製飛彈也成為話題。除了這些嚴肅的政治與軍事脈絡之外,台灣文藝界對上海向來有一份微妙的感情和想像,張愛玲便是主要的想像媒介之一。



在李安之前,上海出生的台灣新電影核心人物楊德昌導演也曾計劃拍攝張愛玲原著《色.戒》。中國五四文人戲稱嗜寫上海市井街坊民情的「海派」通俗文學為「鴛鴦蝴蝶派」,在上海出生、求學、成名的張愛玲名列此派大家,她的小說感染力極強,對戰後許多台灣作家和整個文藝圈的影響非常深刻,幾年前有關台灣文學經典的張愛玲是否為台灣作家的爭議,就是因為台灣有太多張迷和張徒張孫而吵起來的。





就電影工業本身的發展歷程來看,台灣和上海,早有歷史的牽連。《色.戒》的歷史背景,時值一九三七年對日抗戰中國軍隊撤離上海之後、直到一九四一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軍進入上海國際租界為止的所謂「孤島上海」時期。在此偏安穩定期間,新華等影業公司在先前因戰火凋敝的影壇恢復拍片,隨即又達到新的繁榮局面。



三O年代稍早的上海十里洋場繁華世紀,上海做為東亞電影生產重鎮,即已對台灣發散巨大的影像魅力。當時的日治台灣,娛樂工業資本市場逐步成熟,上海成為東京之外另一個影響台灣電影圈的中心力量。當時大量上海電影來台上映,台灣演員也跨海至上海參與演出,台灣流行音樂工作者創作主題曲搭配上海電影形成潮流,名曲《桃花泣血記》( 1932)即是著名辯士詹天馬為宣傳同名電影所寫的 Holo台語歌曲,為台灣歌謠創作第一個黃金時期揭開序幕,也成為日後六O年代台語歌曲帶動台語電影發展榮景的先聲。



相對於中國的中原正統剛性大陸文化,上海一直擁有一種海派的軟性駁雜文化氣息,和海上台灣的混搭文化性格頗為呼應,張愛玲在《流言》的〈到底是上海人〉說上海人經歷「近代高壓生活的磨練,新舊文化種種畸形產物的交流,結果也許是不甚健康的,但是這裡有一種奇異的智慧。」海派文學傳人王安憶曾表示:「張愛玲筆下的上海,是最易打動人心的圖畫,但真懂的人其實不多。沒有多少人能從他所描寫的細節裡體會到這城市的虛無。正是因為她是臨著虛無之深淵,她才必須要緊緊地用手用身子去貼住這些具有美感的細節,但人們只看見這些細節。」



李安電影裡轟傳的性愛姿勢真是緊緊用身子去貼住的場面了,近來許多《色.戒》的相關論述也真只注意這些細節,張愛玲自述的思想背景裡的「蒼涼」這「惘惘的威脅」以及虛無的深淵,和涓滴長流的台灣「上海情結」一樣,恐怕真懂的人不會太多。有論者表示,張愛玲小說呈現出後五四時期,人民在傳統意識廢墟中尋覓自我主體的過程,這過程或許可以為台灣人民在中國主流意識日漸頹唐荒廢的大環境裡,提供自我主體意識甦醒活化的觀照,或許其中真有一種「奇異的智慧」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