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7日 星期日

外省眷村外 Mainlanders Out of China

李筱峰教授的「中國國民黨黨員的成分分析」,提到其中一種成員是多屬基層軍公教的外省黨員,如今大都「扮演深藍鐵衛隊」。對於軍公教的「黨性」,在此提供一點補充。有「三民主義」戲稱的「軍公教」,其實並不那麼同質化,不一定都那麼「深藍」,尤其擁有主流「外省」形象的軍系眷村文化,並非所有外省子弟的認同對象。




前國家電影資料館館長黃建業先生著有《楊德昌電影研究》(一九九五),收錄了一段訪談,楊導自述於一九四九年一歲半左右隨都是公務員的父母從上海來台,住在台北市城中區,和大安區的交界處,「和眷村本身沒有關係」,而公教和眷村的家庭背景差異頗大,「只是沒有人討論」。楊導名作《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黃建業即評為「確切地書寫出外省人士公教家庭的特殊生活現象」,對於片裡一個軍系的「政工幹校化身」角色,楊導表示「掌握台灣文藝命脈的人都是這個派系出來的,他完全相信自己是搞文藝的」,而「這就是台灣文藝的一個問題」。楊導也談到中國文化的問題,謂其「一直在儒教文化裡面打滾」,「儒教的框架最適合一些君王來大一統」,而其實「文化的活潑性、接納性是超過這個」。




已多年沒有創作的小說家蔣曉雲女士於今年發表新作,與同為外省第二代的朱天文對談時提到,曾是地方議會議長的父親來台後成為一個生意人,她小時候跟著家裡女傭看了很多歌仔戲,習得一口流利台語,對「中華民國」的看法是:「中華民國只有民國一年到民國三十八年算數,到台灣之後就算還不是失去全部國土的流亡政府,國民政府的統治權局限在台澎金馬也就類似了。」在先前一篇〈都是因為王偉忠〉的文章裡,蔣曉雲提到再寫小說的緣由是為了「那些眷村外的長輩」,「不忍心讓王偉忠的成功把他們一整個時代都搬進眷村」,「讓後人知道台灣的外省人不是千人一面,『軍區大院』外面也有異鄉人的血淚斑斑」。




        蔣曉雲說,眷村外和眷村裡的長輩「從中國各省到了台灣,他們也都年輕過,熱情過,他們也有自己的故事」。這些故事透過楊德昌和蔣女士以及其他類似背景如小說《海神家族》(二OO四)作者陳玉慧的呈現,流露深刻的台灣在地流離經驗,適可脫離深藍鐵衛的「外省軍公教」刻板形象,成為台灣文化活潑性與接納性的一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