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25日 星期四

台片新浪潮的台語標竿 A New Wave of Taiwanese Films

IMG_5003.JPG


近年來台灣電影的逐漸復甦,有幾個指標,其中之一是台語的運用。除了驚世之作《海角七號》之外,今年《艋舺》、《父後七日》、《第四張畫》、《當愛來的時候》等主要台片裡都有可觀的台語。



        台語電影在一九五O年代後期和六O年代在台灣引領風騷,日前過世的台語電影導演辛奇在約二十年前國家電影資料館口述電影史研究計畫的訪談中提到,「台語有很多表達的方式,極具幽默感;簡單的話,仔細思考往往有很深的意涵。」辛奇導演很重視戲劇節目的台語表達,轉入電視圈後指導演員最苦惱的事情之一就是「他們說的是電視台語,完全不講究台語的正確發音」。



        七O年代初,台語電影在政府任其自生自滅和逐漸流於粗製濫造下遽爾結束一代風華,部分台語片從業者轉戰華語片,協助創造了七O年代台灣引領亞洲潮流的電影榮景。辛奇導演在上述訪談裡回憶說,「要不是台語片,今天台灣電影也不會立足於國際舞台上,起碼有些工作人員是從台語片中歷練出來的」。



        從台語片到華語片,典範轉移主要由「語言取代」來表現,連《養鴉人家》等鄉土電影主角也滿口標準華語。等華語片和後期台語電影一樣也把自己拍濫了以後,八O年代台灣新電影代之而興,除了轉而呈現自然樸素的影像風格之外,在語言表達上則採用配合人物生活背景的混語呈現,台語常佔有相當比例



        新世紀的《無米樂》的崑濱伯和《海角七號》的茂伯,把台語講得漂亮又大聲,成為台灣電影新一波浪潮的標竿



        《海角七號》的馬如龍繼續在《艋舺》裡大秀老台客風,《父後七日》的師公詩人喃喃唸出行禮如儀卻富含哲思的優雅台語,原著作者和導演劉梓潔受訪表示曾經努力學習「標準國語」,這部作品可視為要回復她曾想擺脫的「鄉下小孩」和「鄉下語言」的台味生命印記。



        《第四張畫》裡一口流利台語的納豆,代表一種在地的靈動與險奇。



        《當愛來的時候》裡爸爸一曲改編自江蕙名曲的kuso《家後》,以及大媽、二媽來自歌仔戲歷練的生動台語,也造就了這部金馬獎最佳影片的奇麗風光。



        辛奇導演談台灣電影發展,疾呼台語「千萬不要讓它斷了,要想盡辦法保存。」從最近台片復興的台語表達脈絡來看,辛奇導演的確是先見之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