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1日 星期四

殭屍評論一直跳 Keep Jumping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票房深不可測,此刻正朝全台3億邁進,相關評論陸續出爐,如《中國時報》八月中的一篇褒中帶貶的影評,提到「部分喜劇時刻與表演方式暴露出太刻意的設計斧鑿痕跡」,「柯震東在大學裡舉辦的格鬥賽,從動機到可信度都缺乏說服力,是全片較為突兀的敗筆」

 


後者其實導演九把刀已做考量,他在部落格裡說「這個格鬥賽事件擺進一部愛情喜劇電影裡,還蠻突兀的,男主角沒頭沒腦就辦了這場比賽簡直是莫名其妙,簡直『沒有鋪陳』」,但後來決定「保持一點點的突兀感也是好的」,「越莫名其妙,越好,對兩個人的大吵也越合理。」



 


如果「突兀」的格鬥賽是所謂「敗筆」,那麼那場殭屍在彰化八卦山大佛前跳啊跳還跳到地上飲料罐跌倒的戲,不知道是不是「太刻意」與「設計斧鑿」的「喜劇時刻」呢?


 


《中國時報》這份評論讓人想起也很搞笑的《海角七號》熱映時,《蘋果日報》社論說此片缺點是「塞太多東西,不少旁生枝節」,而其實「枝節」正是《海角七號》引起觀眾興趣和作品本身價值所在,正如《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如果少了那些男孩無厘頭「耍寶」,始於惡搞、終於情深的九把刀風格也就失落無著了。


 


現在《蘋果日報》社論又發表〈向台灣電影的救星致敬〉一文,說「上一代導演」把台灣電影「搞到死透透」,「把自己拉高,超越觀眾」,「鏡頭冷漠,手法孤傲」,「電影語言怪異」云云,與其當年捧《海角七號》時批評「以前那些自命清高又矯情的電影工作者和評論家謀殺了國片」全無二致。


 


其實,以上社論所影射的一九八O年代以來「藝術」風格的台灣新電影,以產量和市佔率而言從來不是電影市場主流,而且也是因為上述社論所歌頌的想「先賺到錢」那類電影充斥浮濫下導致香港與好萊塢等外來電影成功進佔而圖振衰起蔽之舉,如何能倒果為因,責怪其把台灣電影搞死?


 


九把刀所崇拜的《海角七號》導演魏德聖,其與新電影大導楊德昌的師徒傳承,類此台灣電影滾滾長流的脈動,豈能漠視抹煞?



 


其實,很多「突兀」、「敗筆」、「刻意」、「沒有鋪陳」並不在電影裡,而在許多缺乏觀點與邏輯的電影觀與影評裡,如此殭屍評論一直跳一直跳,踩到什麼就要絆倒了啊,科科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