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18日 星期四

豈止是舊情綿綿而已

蔡詩萍先生在一篇洪一峰追悼文中,說他這一代四、五年級所謂的「外省小孩」,「多半對台灣社會的接觸,始自於台語歌曲,尤其在夜市。」像這樣把「台語歌曲」相當程度等同於「台灣社會」,讓人想起林濁水對「台灣(非中國)外省知識份子」賴聲川先生的評語:「出生在外國的他,台灣經驗是狹窄的,並未進入真正的台灣民俗世界」;對台灣民俗生活生疏的賴聲川所策劃的台北聽奧開幕式,因此只能回到「童年想像中的鄉土」台灣,於是「海洋、稻草,當然一定要有水牛…透過一流的舞台光影技術如夢浮現」。



由於台灣經驗是狹窄的,所以對台灣不免會有一些特定的、片斷的印象,在必要時尤其是台灣意識高漲的今天,透過一流的技術「如夢浮現」。和賴聲川的稻田與水牛一樣,蔡詩萍的追悼文字,也是一流的如夢光影。他回憶,「卅來歲時,經歷一場失戀,每每聽到《舊情綿綿》一段歌詞」,「便放聲大哭」,「唯有至情之人」才能體會。



如此痛哭飆淚的至情至性表現,很奇怪的,對像我這樣嫻熟(Holo)台語、聽台語歌不比聽華語歌少的人卻是很陌生的。在「青春夢斷妳我已經是無望,舊情綿綿心內只想妳一人」之間浮動的情感,和一首又一首台語歌如大河淘淘或隱秘伏流於台語人胸懷,就那麼聽聽說說哼哼唱唱,卻不太會要人「放聲大哭」的。



可以說,這「放聲大哭」的情感印記,要充填的是一個「想像中的鄉土台灣」。因為想像者的本土經驗是狹窄的,對民俗生活是生疏的,因此在夜市裡聽到的台語歌曲便大致可以等同所謂「台灣社會」,因此會有那太過奔放的台語歌情懷和奇異高亢的嘹亮哭聲跳出來追念「寶島歌王」。



蔡詩萍強調洪一峰追思會全場來賓和洪家親人「對馬總統台語致詞的感動」,這所謂「感性之至」的台語致詞,正和蔡自己的「放聲大哭」相得益彰,都是一個想像的台灣鄉土如夢浮現



而在這想像之外的比較真實的台灣,除了豪邁的少年哭聲,除了致詞舞台上的感性台語,還有許許多多不為賦詞強說愁的常民情懷不停暗暗鼓動著,豈止是舊情綿綿而已。





**世運 聽奧 看頭  林濁水



**眷戀「舊情」 快做國家典藏!   蔡詩萍



**可比陳紹的洪一峰之歌  ◎晏山農 2010/03/24

--洪一峰的歌曲不論輕快或悲愴,既無飛揚奔騰,也乏撕心裂肺的哀嚎狀,有的只是悠悠傳唱...

--洪一峰不但確立了台版的「情感歌謠」天地,他更圖譜出一曲台語歌壇的「現代主義」──藉由特殊的唱腔、極盡內心剖析的詞曲,演繹出超地域、時空的心理召喚...

--莊永明認為他「延續了台灣人在日據時期獨立創作的精神」,遊刃之語則是,「洪一峰的曲不但延續三○年代以東方五聲音階創作的特色,還揉合日本演歌特點及五○年代傳入台灣的西方爵士樂情調,創造出獨特綜合體,他作的曲,簡直反映了複雜的台灣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