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17日 星期一

小英的小小台北監獄 Prison House of Taipei

所附為20075月寫的文章,〈改寫台灣歷史的反倒扁運動〉(原始標題加上個「反」字),如今在新的政壇脈絡下,有一種奇異的平行意涵:(底線為另加 

 

如今,阿扁深陷政治牢籠,連在法庭和吳淑珍把握短短的時間說說話都被譏為「高調恩愛」,綠營人物從當年倒扁運動以來和阿扁的距離,仍然影響其從政聲望;民主進步黨內初選全民調派和黨員派之爭;藍綠對立依然尖銳,「民主內戰」持續火熱;謝長廷提出「憲法一中」進階版的「憲法各表」;而藍營狂批小英「反十八趴也領十八趴」,是否有讓小英感受到那位「反中華民國也當中華民國總統」的陳前總統的一點點台北監牢的滋味?



改寫台灣歷史的倒扁運動 May 2007



一位住在高雄曾參與去年 九月十九日 驅趕台南倒扁紅衫軍行動的朋友,隔日為文記錄參與過程的結論是,高雄與台南兩次事件,讓紅衫軍遍地開花的行動嚴重受挫,「可能改寫了台灣歷史」。



        這是當時倒扁浪潮襲取首都時,最有力的政治評論之一,如今看來益為精準,並且可以擴大申論:反倒扁行動,可能改寫了民進黨與台灣的歷史。



        這次民進黨總統與立委初選,其實就是倒扁效應的積極體現,本質是對參選人在倒扁運動期間表現的總檢驗。總統初選的逼宮論以及立委初選的所謂保皇派與改革派之辨,主導了初選的議題與節奏,最顯著的指標就是號稱改革派的後新潮流系或十一寇的全面敗退。



        驍勇善戰的陳總統帶領民進黨取得政權,使得綠營或獨派的政治高度提早來臨,而其政治性格也使得藍綠對立尖銳化,造成所謂「民主內戰」,甚至連總統職位都要靠藍營拉扯的反衝力道才坐得安穩,這已在倒扁風潮中表現得淋漓盡致。



        反
倒扁陣營一般被視為保皇派,「皇」指的自然是阿扁總統,然而反倒扁人士想要保的,其實是總統刑事豁免權等阿扁總統自願放棄的憲法高度,而不是阿扁本人。於是,很弔詭的是,就在反倒扁的力量持續抗拒並反制倒扁行動的同時,對扁不滿的情緒與能量也在民進黨基層不斷累積,最後終於在總統初選中對扁所支持的蘇貞昌投下了反對票,讓謝長廷成為阿扁的接班人。



        徐永明
老師說,深綠支持「憲法一中」,大概會成為歷史公案。姑且不論這項憲法主張的爭議,真正的歷史公案與歷史動力,其實是倒扁運動及其反作用力。謝長廷並不特別挺扁,甚至有人說是與扁切割,卻一體接收了反倒扁的能量,在成為維繫民進黨北高市長選戰成果的關鍵力量之後,又站上維繫綠色政權的樞紐地位。



        跳脫個人層面的扁長情結問題,謝長廷成為綠營共主的最大意義是,在下一階段延續台灣本土在地政權的戰役中,對扁開疆闢土但不乏執政缺陷的民主功績
保持既肯定又批判的態度,勢必成為綠營主流,同時也相當貼近台灣民主政治發展歷程的真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