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22日 星期六

台大外文後英文 Post-English Taiwan

台大外文系下年度招生指考不採計數學,引起矚目。據報導台大外文系主任表示,本來要取消的是「公民與社會」科,但該科涉及政治和經濟等社會學科基礎知識,和外文系的訓練比較相關。的確,近年來在外文系所大為流行的文化研究,算是廣義的社會學。如台大外系張小虹和廖咸浩兩位教授,其授課領域和研究專長,都包括後現代和後殖民等近年熱門的文化理論。




兩位教授最近都對馬英九的英文做出評論。張小虹以達賴喇嘛為對照組,說他英文很破,卻一派大氣,充滿魅力;馬英九英文很棒,卻連連凸槌,成為眾矢之的。廖咸浩評馬英九的never風波,表示所謂「絕對不會要美國人為我們打仗」是一個「再清楚不過的外交辭令」,目的是為了「博得美國人民好感」,卻被解讀成自廢武功,暴露出「批評者國際觀闕如而無力詮釋的窘境」。




張小虹的評語,看來對馬英九比較負面。她解釋馬英九頻頻失誤的原因,說他似乎忘了他的英文「是外交辭令、政治語彙而非溝通應答的一般用語」,「稍有不慎,魔鬼就藏在英文的細節裡」。有趣的是,廖咸浩為馬英九叫屈的理由,同樣指向「外交辭令」。差別在於,張小虹認為因為是「外交辭令」,是公共語言,所以要謹慎戒懼,魔鬼藏在細節裡;而廖咸浩則認為正因為是「外交辭令」,是官場語言,有權宜游走空間,看到魔鬼是庸人自擾,看到影子就開槍。




廖咸浩心目中的「魔鬼」,大概是把「國際化」等同於「英語化」。然而,對於總統在接受美國主流媒體專訪的台灣「國際化」場合,以國家元首之尊卻滿口外文「英語化」,彷彿是魔鬼代言人了,廖咸浩卻視而不見,反而調侃那些質疑總統英文的人英文「閱讀能力」太差,看不懂總統講的「外交辭令」是為了「博得美國人民好感」。原來,台灣的國際觀,竟然是講英文「外交辭令」去討好美國人?




張小虹說,馬英九的「好」英文,可能讓他忘記了英文是外語而非母語,所以混淆了政治和一般用語的份際。然而,身為國家領導人發聲,不論外語母語都會是政治語彙,沒有什麼一般用語的空間,馬英九勘災時講的「我不是來了嗎」等爭議話語,人民不會就當是總統在閒嗑牙而已。廖咸浩看不到魔鬼,張小虹則只看到一部份的魔鬼,因為魔鬼不只藏在英文的細節裡,也藏在本國語文的細節裡。



        兩位教授如果想為台灣英語文化「驅魔」,恐怕都是不合格的。




兩位教授基於類似的觀點,張小虹認為英文好不見得就有國際魅力,廖咸浩認為英文好不見得就有國際觀,然而卻衍生出兩個幾乎相反的「外交辭令」觀而且各自怪怪的論證,這是否就是張小虹說的後進國家「複雜幽微的英文情結」?



        面對一個愛講英文的後進國家總統,台灣的文化研究,除了後殖民和後現代之外,應該還要有個「後英文」研究吧!
 這樣外文系所的文化研究,也比較不會被人說是不務正業呢!

 


1 則留言:

  1. http://blog.roodo.com/lakatos/archives/12437403.html

    他們在討論台語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