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台北都的葉爾辛 ◎ 林濁水 從日本人手裡接收台灣之後,國民黨基於政治權謀,笑罵由人地亂劃行政區域已經不下十次了。
日治晚期把台灣劃做五州三廳的規劃是迄今出現過比較合理的規劃。但是國民黨來台後,除把五州三廳改做八縣外,立刻從縣中切割出九個省轄市。行政區域增加了一倍,不只是零碎化,而且開啟了城鄉割裂之門。
這作為完全是不顧區域發展的合理性,而在於削弱地方力量方便統治和安插大量來台人員。
一九五○年省轄市縮小成五個,但縣反而大肆割裂成十六個,區域行政再進一步零碎化。
一九六七年為了避免首都落入高玉樹之手,把台北市升格做直轄市,使城鄉差距進一步擴大,中央地方層級進一步複雜化。此後一九七九年高雄市升格,一九八二年新竹、嘉義市升格,一路錯下去。
一九九八年廢省是正確的,可惜在保守勢力抵制下省只虛不廢,層級未能縮減。
陳水扁上台後,行政區域惡搞情形遠遠不及國民黨嚴重,不幸卻只能在國民黨既有城鄉二元架構下玩民粹遊戲。
二○○三、○七年分別成立中部、東部辦公室,等於省由虛轉實。比較嚴重的是為了總統大選和縣長選舉大開台中和台北縣升格支票,台北縣不得不因此升為奇異的「準直轄市」,中央地方層級更加複雜化。不只如此,升格從此形成強大民粹風,馬英九得以操作三都十五縣的權謀。
三都十五縣既將擴大貧富差距又將造成大台北都的葉爾辛效應,幸而民進黨適時擺脫在國民黨城鄉二元架構下玩遊戲的格局,雖黨成弱勢,目前難挽大局,卻在覺悟下逆勢操作,統合所有不願成為二等國民群眾全面鼓動所有縣以運動的方式尋求合併升格,若成則可拉平城鄉;不成則讓人民唾棄國民黨的不義。
**形塑大都會 再造「宋楚瑜」 林濁水 udn
--我們只能從其「大都會」做為台灣發展動力的說法中看到所謂「成長中心模式」。然而這理念適合做大國的區域發展策略,但把小國台灣硬切成都=大都會=中心,縣=腹地,完全忽略了本身已形同一個大都會的台灣,其腹地早應在全球化的視野下設定在境外而非境內了...
**綠委要求南投與東部縣市合併升格「中東市」
--升格結果出爐後,可以想見日後各縣市之間將富者越富、窮者越窮...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