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14日 星期二

台派的結構資產 Taiwan Structuralism

對於五都選舉結果,整體評論一般認為民主進步黨總得票率揚升,成績可觀,綠營本身的看法則有褒有貶,褒者贊同小英主席較為溫和柔性的選戰風格,認為小英路線足以擔當未來選舉和政黨發展重任,貶者則指出五都選戰風格過於中性化、理念模糊化,若是一顆子彈就能逆轉選局,顯示民主進步黨支持基礎仍過於脆弱,其基本理念仍未深入人心。



        對於綠營台派的前景與展望,一般泛泛評論一向並不足觀,如上述綠營台派本身的不同立場與看法,才是足以憑恃的「結構資產」。



        小英以超過九成得票率風光連任民主進步黨主席,然而小英以五成八得票率首次當選黨主席的黨員支持度,其與四成二的非小英票數比,才是真實反映了小英路線的支持基礎,以及綠營台派的認知結構與民心歸向



        簡單講,小英路線可以是穩定過半的主流立場,但有超過四成自為奔騰的滾滾伏流,上述對民主進步黨五都選戰策略的不同看法與檢討,反映的就是此種形勢。



        小英主席五成八對四成二的黨員支持結構,恰恰就是馬英九入主總統府的民意比例。藍營有個普遍的說法是,馬英九滿意度低迷是因為他看重的是不支持他的四成二綠民,忽視了五成八多數支持者,導致後者疏離他,前者也不領情。



        這種觀點本身大有問題,其實馬英九路線看重的多半就是他自己。不過如果套用這種說法,小英路線看重的又是哪個綠營民意區塊呢?



        我的主張是,都要看重,都必須賦予其各自適得其所的結構位置,從而創造綠營台派的「結構資產」。



        林濁水先生有一套「穩健台獨」論述,主張清晰的立場、善意的態度、務實的政策。在整個藍綠交雜的言論市場上,這些主張都沒有問題,但我認為就綠營台派本身的潛能發輝與持續發展而言,求台派本身「結構的穩健」,才是真正的務實。



        以這次一邊一國連線大幅當選市議員為例,林濁水先生的描述是「連線候選人在問政上過去極少正面口碑,也在台獨運動上找不到什麼貢獻,但現在只因口號喚得大聲,竟然獲得亮麗的選舉成績」,「顯示了激進台獨群眾的實力」。



        其實,一邊一國連線候選人並不特別激進,不用「口碑」,不用「貢獻」,選民大概就是把票投給自己人的安心支持,又何苦說他們是「激進」群眾!這些但求心安的市井小民,正有其台灣民心基礎的結構位置。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