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9日 星期四

《海角七號》政論影評


《海角七號》引發政治角度的評論,是其文本敘事與藝術內涵的自然延伸,本不足為奇,然而像《中國時報》小社論明指其為「新台灣民族主義」情緒的表現,在本片的政治詮釋上倒真的是敢拼敢衝,很能呼應其先前和《聯合報》眼看海角大浪襲來就索性一下子頭版頭題大幅報導的猛勁,對此話題此報其實原本是落在持續關注本片的《自由時報》之後的。



        政治角度的海角影評,已經陸續端出,其他三報各有其代表作,《
蘋果日報》社論也很直接,謂其
準確擊中了「台灣主體意識高張的心理現實」。最經典的首推「台灣日本綜合研究所」許介鱗所長投書《聯合報》那篇斥罵海角影迷為「只『向錢看』而失去靈魂」、「沒有文化或說文化水準不高」、「激起一片搞笑的莫名笑聲」、「逃不了日本文化控制的魔手」的〈海角七號…殖民地次文化陰影〉,結論甚至和阿扁連結,說本片欠缺「哲學思想和世界觀」,將「隨風飄搖破滅」,做這麼重的詛咒,讓人嘆為觀止,其思扁念扁直追天涯海角,也叫人大開眼界。



        以上以及其他各種政治詮釋,無論是褒是貶都有相當的局限。貶者姑不論,讚賞也都頗為膚淺,像《中國時報》小社論把《海角七號》和過去「自我耽溺」、「
冗長、沉悶、呆滯」或者「如同電視肥皂劇」的「把觀眾當白癡」的電影截然二分,《蘋果日報》也說「以前那些自命清高又矯情的電影工作者和評論家謀殺了國片」,如此把《海角七號》孤隔化、奇珍化,其實就忽略了奉楊德昌為師的魏德聖導演的台灣新電影傳承,以及本片其實相當明顯的時下流行的「電視肥皂」偶像劇青春時尚元素,沒有從作品本身特質和邏輯來看待,所以前述「蘋論」離開政治談電影呈現技巧馬上露餡,說「這部片子的缺點是什麼都想講,塞太多東西,不少旁生枝節,若剪去20分鐘將更精緻集中」,而其實「枝節」正是本片最精華的元素之一,如果剪去了,觀眾興趣和藝術價值大減,想談政治也沒有著力點了



        其實,本片最有趣的政治面向,應該是其觀影族群的政治傾向。如果以深綠、淺綠、淺藍、深藍來劃分,本片影迷分佈可以說是體現了綠營政治人物的夢想,那就是吸納了深綠、淺綠、淺藍族群,只有深藍恐怕對本片不會那麼投入。要講本片超越藍綠締造新台灣之類的興高采烈的話(像詹偉雄的〈我們」與《海角七號》〉和孫慶餘的〈就是這道彩虹〉),大半就是有意無意要來抵銷一點綠營民眾對本片的全面認同與喜愛的。



 



**本文刊於自由廣場
政論影評

4 則留言:

  1. 總之,所有的事情都要扯上政治與藍綠,這是奴化還是民主呢??(真的很想大喊阿

    回覆刪除
  2. 有人天生愛溜鳥,你理了他他就爽歪歪,得到虛幻的滿足.對於這一掛人我的建議

    是理都別理他,在2008年秋天從南台灣颳起的這陣海角颶風裡,他們只是一群張

    著牙舞著爪卻不舉的可憐鬼.

    回覆刪除
  3. Hi, 你好, 我也是看了電影

    只是覺得電影還是和政治扯上關係

    真的很可惜



    我想看電影者本身並不會去考慮

    自己的政治立場是藍是綠, 那些

    無聊之式或許這麼說好了, 又是見

    不得別人好的心態作祟吧, 喜歡的

    影迷佔大多數, 大家看的很開心就

    夠了, 就不用管那些人的嘴巴說什麼了

    回覆刪除
  4. 「本片影迷分佈可以說是體現了綠營政治人物的夢想,那就是吸納了深

    綠、淺綠、淺藍族群,只有深藍恐怕對本片不會那麼投入。」



    這句話應該是真實的,其實,此時應同時作影迷與投票取向的民調分析,

    讓大家的評論都更有所本。



    魏導應該拿出淨獲利的3%從事「海角七號現象調查」,不只是跟投票取向

    相較,還有很多調查可以做,比如現象的空間調查、城鄉調查…



    如果他認為「這些錢是他欠台灣人的人情」,那這人情是可以這樣還的;

    當然,也會因為這些調查數據所帶動的討論、研究,讓這部片子不只是熱

    潮,將成為文化現象的研究經典。



    他還會是最後的受益者。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