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23日 星期二

OO九 反阿九--2009台北縣長選舉

台灣第一大縣台北縣首長選舉一向是縣市長選舉指標,最近三任總統當選人都和當時的台北縣長同一黨籍,即可知其在政治版圖變遷上的樞紐地位。




如今政績不佳的馬劉政府民意低迷不振,自然不能再讓北縣失守來落井下石,而中央政府全面棄守的民進黨,更得靠打響第一大縣這一砲來重振聲威、一新氣象,民望和馬劉同樣低落的同黨籍現任縣長,為民進黨提供了一個不錯的機會。




面對行政區域重劃的台北縣市合併議題,使得這次台北縣長選舉,不再只是台北縣長選舉而已。台灣所謂的南北差距,其實就在台北市和環繞其四周的台北縣之間真情演出。



        不少台北市民踏入一河之隔的台北縣境,眼看建築景觀與都會氣氛的落差所顯露出有意無意的不屑與優越感,是難以抹滅的台北斑駁刻痕和國民心理印記。在許多層面強勢宰制台灣的「台北主流價值」,台北縣民常常未能共襄盛舉,儘管這並不是真正值得遺憾的事。




        台北縣圍台北城年復一年,所望何事?唯豈可限一衣帶水不圖共榮發展乎!未來台北縣市合併的版圖,台北都會區的大幅外擴,轄區包含全台四分之一強人口,使得這次台北縣長選舉的政策藍圖與願景宣示,勢必擺脫舊日格局,不再只是地方政要權勢影響力較勁,不再只是縣市資源大餅小餅爭奪戰,而是全國觀點的整體操演、區域均衡的具體觀照、在地山河的另一種展現。




台北縣市綠營必須體認的是,過去由於種種不同原因而打輸的選戰,已經產出了全國民意吊車尾的縣長涉入貪污罪的縣長辦公室主任、號稱唯一政績已被掏空的貓纜市長,以及自扮法官判定貓纜責任不上貓纜市長的好好市長,這種種給台北縣市民眾留用觀賞的五花八門光怪陸離官場現狀,除了追究執政者的行政責任之外,綠營必須視為當初敗選的道德責任而一體承擔、「概括承受」。




強調要對民進黨執政八年的正負成果「概括承受」的蔡英文主席,或許可以從這裡著手了。蔡主席在今年建黨二十二週年致詞勉勵民進黨人「用實際的作為把台灣每一個角落都變成堅強、美麗、有創意的小堡壘」,報導指出基層民意呈現的「非蘇即蔡」意向來看,老縣長回鍋固然很好,也可以很堅強、很美麗,但蔡主席出征更多了一點創意,更具有未來領袖首次接受選票淬煉的積極意涵,也可以主席身份發揮所謂夢幻人選投入縣市長選舉的帶頭示範作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