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17日 星期二

理論的和風 突然的自我--台灣理論家系列之一

民進黨於新世紀初和藍營兩位總統參選人三分天下進而執政,四年後又因「牽手護台灣」創造形勢頂住半邊天繼續執政。在台灣本土勢力和在地組織幾百年來和外來征服統治集團持續對峙抵抗的歷史上,民進黨的八年執政,地位是鮮明的,影響是深遠的,如果喜歡以整個華人世界的地理範圍與歷史縱深來看,民進黨也大抵不脫「民主化」與「在地化」的開創位置。




民進黨在中國國民黨政府黨國資源環伺下「強出頭」,有主客觀形勢上的偶然與必然,歷來政壇悲歡離合的奇情曲折,在政治、社會、心理、行為等諸般理論上都可以刻出一個位置入座歇息。理論從來可以是寧靜致遠的詮釋架構,也可以是豪邁熱血的戰鬥準則,同樣可以是品評判別的價值標竿。



        民進黨在挫折屈辱的現在,需要理論家來救亡圖存、乘風再起嗎?如果理論是為了給大局一個輪廓,為思考和行動撐開一個空間,沒什麼了不起的理論也可以滿了不起的。




民進黨等台灣獨派,心懷本土史觀,植根在地力量,一向是在比較樸素、比較自然的思想背景和理論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沒有莘莘學子背誦如儀的「三民主義」,沒有三令五申華而不實的「五權憲法」,也不會像中國國民黨權宜史觀的新興「左半部」論述一樣,以前為反中共滅台共,如今為交中共揚台共。台灣左翼運動史一直都在獨派論述裡,台共不多不少就是深刻在地力量的一支,代表台灣人面對外來征服統治集團自主抵抗的意志與行動。




另一方面,台灣雙「中」夾擊的特殊國際地位,也造就了獨派別無分號的多層次綿密的台灣主權論述,但也特別需要「台灣已獨立」和「台灣未獨立」兩大論述山頭之間的「連結理論」。依我淺見,台灣目前可定義為「已獨立」和「未獨立」狀態之間的「準獨立」狀態。



        從「準獨立」到真正獨立,從來不是持續趨近的單線進程,而是前進後退左迴右旋腳步雜沓的遊走空間,這樣的時空特性帶著某種神秘的氣息,是拉到某個歷史高度來看、進入某種意識深度來想,像許多現實存在一樣會冒出來的幽微面向。




台灣「準獨立」的神秘氣味,在於這是只缺臨門一腳的台獨,只差一步就到位的台獨,像是台灣籠罩大霧,久久鬱結不散,但只要一陣理論的和風,飄散了這層霧,台灣美麗河山就是當下開疆闢地的領土。這陣「連結理論」的和風,從「已獨立論」借來大氣開闊的台灣地位想像,也從「未獨立論」借來細膩精微的台灣地位思索,這一陣和風,將為台灣吹出突然的自我。





**欲振乏力的台灣進步知識界

--持續知識人與政黨的相互抱怨,只會徒增彼此在台灣社會的邊緣化而已



**台灣獨立建國論是否可以信任?

--民進黨選輸以後,很多獨立派的精神狀態都有問題。講話牛頭不對馬嘴,自私,又只想靠別人幫忙。一講到敗選責任,一定是「都是陳水扁沒有好好使用權力,推行獨立政策」,要不然就是「國民黨太奸巧,所以被騙了」,反正「都是別人的錯」。

--回過來看台灣,獨立建國只有25%的支持。那麼,要以民主推進獨立建國就絕對不可能。

--陳水扁及民進黨政權之所以沒有推進獨立政策的責任,在於蹺腳等獨立從天上掉下來的獨立派民眾。




**台灣國家定位的演化與展望
(陳茂雄)

--依台獨運動人士的習性,中國不必做什麼動作,只讓台獨專家互相殘殺,中國就可以坐收漁翁之利。

--已經有七成以上的台灣居民認定自己是台灣人,不是中國人,不能說台灣居民的台灣意識不足,只是具有台灣意識的人未必就會將選票投給綠營,還有很多其他因素左右選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