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出版的《台灣流行音樂200最佳專輯1975-2005》,統籌編輯馬世芳(作家亮軒與電台音樂節目主持人陶曉清之子)序言說,台灣樂壇「作品熱鬧,論述冷清」,希望「認認真真把它當成一個藝術門類,爬梳樂史、累積論述,導引樂迷,沉澱出一些屬於我們自己的『文化教養』。」
就Holo台語(以下簡稱台語)流行歌曲主流之一演歌風格而言,這本音樂評論集所反映的,恐怕不只是「論述冷清」而已,還有「論述苛薄」的問題,在導引樂迷的論述累積過程中,沉澱出以鄙夷演歌為基底的「文化教養」。
其中對陳小霞專輯《化粧師》(一九九三)的評論,很能代表這種「文化教養」的品味,將台語歌分類為「江蕙的市場型、民謠掛的陳明章、搖滾是伍佰或陳昇」,還有一種就是以上什麼都不是、「沒有演歌、流行或搖滾味」的陳小霞,並指出其「修辭上與現代詩貼近」的台語歌「是以國語思考所完成」,「是那麼不同凡響」,「引起非傳統台語市場族群的喜愛」。
入選兩百大最佳專輯的台語歌,大體上就是「清新」、沒有演歌「油滑氣」、包括民謠和搖滾路線的「非傳統台語市場」風格,唯一例外的「市場型」江蕙的《酒後的心聲》(一九九二),也強調其突破「那卡西式演唱的苦女形象」、從「悲情、黯然的氣質」轉向「明亮開朗」和「敘情、輕鬆」,反映出朝向「國語抒情歌」都會風格的「台語音樂精緻化的需求」。
如果不急著建立某種精緻、都會、「國語」品味的「文化教養」,就認認真真來爬梳台語流行在地樂史,黃乙玲宛如台語歌簡史的專輯《一人一首成名曲》(二OO二)是不錯的選單,隨附文字簡介的二十四首歌曲中,和兩百大重疊的有沈文程的《心事誰人知》、洪榮宏的《一支小雨傘》、金門王與李炳輝的《流浪到淡水》、潘越雲的《情字這條路》,其他從一九五O年代洪一峰的《思慕的人》開始、集中在台語歌復甦期的八O年代和飛揚期的九O年代各家名曲,原唱者包括早期江蕙、陳盈潔、陳一郎、張秀卿、王識賢、陳雷、龍千玉、孫淑媚、羅時豐、陳小雲等,和兩百大的台語歌彷彿是兩個世界、兩個系譜。
就是另一種「文化教養」吧!
**刊於自由廣場 金曲獎20年談《200最佳專輯》
就是另一種「文化教養」吧!
**刊於自由廣場 金曲獎20年談《200最佳專輯》
原來你也喜歡龍姐啊
回覆刪除她在奇摩有專屬家族喔!
豪記一姐☆龍千玉歌友會★(龍姐本人也已經加入囉)
http://tw.club.yahoo.com/clubs/long-qian-y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