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17日 星期二

台獨主流否? Surrealism of Taiwan Independence

根據林濁水先生的詮釋,「穩健台獨」和陳前總統曾標榜的「新中間路線」都重視中間人士,兩者不同的是,前者以獨立當目的,透過對中間的吸納而使獨立極大化,去台獨化的「新中間路線」則把中間當做目的,而求中間的極大化,不利台獨意識成長。



        然而,無論是以「中間」為手段還是目的,不管是「中間」的吸納還是極大化,都是台獨策略必須有所警戒的。許多擁有中間表象的所謂「不統不獨派」,在某個比如「穩健台獨」的視野高度來看形成了「台獨主流」,然而在另一個視野高度來看,卻具備了抗拒台灣獨立現狀或者有意無意與之迂迴對立的潛在因子。許多「中間人士」都說自己不管政治,誰執政都一樣,卻都一個個把票投給了傾中的馬英九。因此縱使如林先生所說,二OO七年民進黨總統候選人產生後,台獨支持者和台灣人認同都回到五成以上,馬英九還是以五成八得票率勝出。



        林濁水先生表示,「穩健台獨」在國內台獨意識或國際關係提升上都有正面效應,激進路線則反之,「其立意或許甚為良善,但不免有使台獨空想化的危機」。在台灣人民的統獨意識上,吸納「中間」後所得的「台獨主流」圖像,其根底究竟是台灣社會的穩定認知,還是理論設想的既定樣態,是必須厘清的。更進一步說,無論是設定出可以吸納還是可以極大化的「中間」,立意都是非常良善的,但也都難以去除空想化的可能。

        

        「中間」和「台獨主流」的空想危機,不在於有沒有「中間」或「台獨主流」,而在於無法創造出對台獨運動有意義的「中間」和「台獨主流」。縱使台獨是台灣人客觀心態主流,卻不必然是台灣人主觀認知主流,強調「台灣事實獨立」這鐵錚錚的現實,可能會鈍化台灣人民維護台獨現狀的國民意識。「台獨主流」吸納了「中間」,其實也是讓「中間」極大化的台灣事實獨立華麗圖像,「中間」的確是手段,但台獨終極目的卻可能遙不可及。



        因此,哪個路線有「去台獨化」危機,其實是觀點和定義問題。台灣地位詭譎殊異,台獨論述與實踐過程曲折多端,因果關係很難有一定的道理,例如要先求國家獨立還是先求國家品質,其實從來不是互斥的追求,因為獨立本身,就是最重要的國家品質,絕不只是「中間」或「主流」而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