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9月1日 星期二

《不能沒有你》的黑白真實

下一張(熱鍵:c)



《不能沒有你》選擇黑白攝影,戴立忍導演自己的解釋包括避免讓片中許多油污和髒亂場景讓都市人或一般中產階級觀眾覺得不舒服從而影響其主體內容和核心情感,同時也是經費限制下可以強調的商品特色,以及不想過於剝削這個真實社會事件改編的故事等等。



        重點是,導演認為黑白比較貼近他想傳達的真實,這個真實經由黑白攝影這特殊媒介來呈現,成為富含影像詩意的高度風格化真實。本片特色之一的海底攝影,烘托女兒趴在船邊伸出頭巴望潛水工父親的漂漾身影,和她說「一直看,一直看,一直看」,就能看到水下父親武雄的神祕親情感應,濃濃的感性抒情風,和導演自承很喜歡的灑水車開過武雄好朋友身旁、水在路上漫開來的「比較抽離觀點」的場景,共同構成某種深情投入卻也旁觀飄逸的詩意語言風格。



        拍黑白片自有其相應的基本觀念與技術考量,找出準確的色調即為其一。導演提到演員的頭髮必須挑染,否則東方人的黑頭髮會變成沒有層次的團塊,而演員穿著五顏六色的衣服,像小丑一樣,如果看彩色劇照頗為滑稽,這樣的配色轉為黑白才有細膩的灰階變化。銀幕上壓抑靜沉的低調色澤,背後其實是輕揚飛舞的色系展演。



        如此的黑白影像活力及其在地社會內容,再加上此片主要語言的客語和Holo台語,讓人想起一九五O年代後期和整個六O年代產出大量黑白片的台語電影風潮,而這期間短暫衰微的原因之一就是五九年的八七水災,和《不能沒有你》正式上映前南部發生世紀水災有某種巧合。



        台語電影風行時,曾有文壇領袖譽為「台灣文藝復興」,充分展現活潑開創的在地文化力量,葉龍彥教授在《正宗台語電影史》(二OO五)裡表示:「在國民黨高壓統治台灣十年後,台語片有如春雷巨響…象徵著台灣社會文化的生命力有無比的堅韌性。」在此達賴喇嘛來台撫慰災民都要被政治消遣甚至消音的某種「民主高壓」時刻,或許《不能沒有你》溫柔堅定的生命詩意,也是象徵台灣堅韌生命力的一響春雷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