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9月18日 星期一

關於林濁水

看了林濁水立委〈本質上不是群眾毆打媒體〉一文,感慨良多。我參加上週六的反倒扁集會,看見有人對著洪其昌立委大罵林委員,罵他背叛。其實就我長期閱讀林立委的文字,其 理路之清晰、思辨之銳利,當今政論寫手罕有出其右者,碰到水準差太多的,更是高下立判。 我常喜歡講,要體驗天堂與地獄之別,最簡單的方法之一就是連兩天看看某水果報週四與週五論壇的固定專欄,週四是林濁水立委執筆,隔天則由陳總統競選第一任市長的手下敗將上陣,看了讀者就可以從論述水平輕鬆體驗什麼叫做「從雲端跌入深淵」,一方平穩深沉、思考細膩、眼光宏圖,集結成冊還可以保值保固,另一方則躁動跳躍、拉拉雜雜、浮淺瑣碎,文章不用等隔天恐怕讀者還沒看完就過時了。



林立委號稱台獨理論大師,其實完全不枉此名,他先前在論述穩健台獨的一篇文章說:「穩健台獨和穩定上升的台灣主體意識很容易融合無間,台灣主體意識甚至成了台獨的核心價值;而穩健統派雖意圖整合台灣主體意識和統一卻不免處處有拼湊痕跡」,這是一針見血之論,而陳總統跳躍混亂的台獨路線就偏離了林立委的穩健台獨主張,時而予以嚴詞批判自是難免。然而,此次倒扁風潮,林立委的立場是反扁而不倒扁,因為他很清楚 各主要媒體全不顧新聞倫理卻侈言監督民主政治運作的事件因果,如 這次反倒扁集會出現民眾拆電視主播台事件,林立委再次點出問題核心:「媒體被毆事件,本質上是兩造惡質群眾的互毆,一以變造的事實,一以肢體力量,雙方以暴易暴,而非群眾毆打媒體。」



此次倒扁風潮的本質,愈來愈明顯指向媒體完全喪失比例原則的失衡報導。從這點來看,就知道對媒體極為感冒的林義雄先生為什麼任由倒扁陣營千呼萬喚不出來了。林前主席和李前總統等一軍不出來,二軍甚至只是三或四軍的施明德陣營也點名同樣是一軍的林立委出來倒扁,但林立委不為所動。反倒扁民眾應珍惜其清澄理念與台獨論述能量,不要再讓這位即使反扁也絕不向倒扁邏輯妥協的思想健將如其自述「一路走來不得不習於孤獨和不被理解」,早點讓他所自信的能「獲得最後的理解」早日實現。

2006年9月14日 星期四

含悲忍辱 意志堅定的台灣人

看到媒體沒日沒夜報導台北城倒扁活動,忍不住會咒罵幾聲,平常看到一些不快的事,發發牢騷是人之常情,但最近這悶氣,已經持續好幾年了啊。



我是學文學的,知道所謂深綠軍有群本土文藝兵團,對中國國民黨政權戰敗來台後蔑視污損台灣本地文化傳統之舉點滴在心頭,反藍傾向格外顯明,守護本土之心不見動搖。我悲其所悲,感其所感,行走於本土文藝天地,深覺在地文藝根基之深、本土文化傳統之醇,實為堅守在地文化脈絡人士其信心毅力的不竭泉源。以文學論文學,隨手以小說家來論,曾呼籲發起中國文學中毒消毒運動的鄭清文先生,近來持續創作且出手必屬上品,其文質之精、思想內涵之深刻,那些以中國血統或正統為榮的作者們能不瞠乎其後?



又如詩人李敏勇的政論文章,對台灣本土思想文化傳統一往情深,其理路之清晰、思辨之銳利,又豈是那位老喜歡東牽西拉名家文句以為己用、最近還把他最近許多政論文章一用再用一引再引「論放屁」的書親手翻譯出來的大老寫手可以比擬!這位文化界名流把某政論雜誌搞得烏煙瘴氣之後,如今和那雜誌另一位核心人物一起轉進某家明顯加入倒扁政爭弄出許多烏龍頭條新聞的報社,和鼓吹倒扁人民動亂引入美國勢力干政的報社主筆共同鼓其簧舌,如此駭人水平難道不會被在地藝文界「看衰小」?



這些異象亂象,本土文藝兵團都看在眼裡,六年多來在享有本土政權之名卻仍對台灣本地路線充滿敵意的政治與文化環境中,率皆含悲忍辱,這悲不是個人之悲,是台灣人悲情之悲,這辱也非個人榮辱,而是台灣歷史飽受踐踏之辱,許許多多頭腦清楚的台灣人也都如此含悲忍辱、 溫和忍讓,但是意志堅定,信心滿滿。這些台灣人未來幾天或許也會走上街頭,展現 持續反制倒扁行動的實力與氣魄,至少出出多年的悶氣。 施明德說,被動員去凱達格蘭大道挺綠的人,只有人的模樣,沒有人的靈魂,然而實情是,有體無魂的稻草人劇場早已在凱達格蘭大道盛大上演,那個在台上吟詩要把總統送上斷頭台而大受台下群眾歡迎的小學生,怎麼看都只有小孩的模樣,沒有小孩純真的靈魂。



總之,台灣人隔山觀紅火,但不容火葬鄉土。台灣人含悲忍辱,但意志堅定。台灣人 溫和忍讓,但信心飽滿。這一點,各方人士都要放在心裡,包括那些對台灣人此一稱號覺得自然或是覺得不舒服的人。

2006年9月4日 星期一

反倒扁創意學

倒扁行動一波接一波,目前接力上演的倒扁大戲所謂百萬人靜坐活動,由廣告界的范可欽先生主導創意發想,只見他夸夸其談數萬人著紅衣靜坐拼綴出某種圖騰透過 CNN等國際媒體報導空拍等等將如何撼動人心,又要在國家古蹟景福門圍紅布當精神堡壘,又可以上網登記靜坐一小時林林總總,彷彿創意發光、活力十足,又有各種媒體輿論和學界論述不吝奧援,好不威風。



反觀另一邊不支持倒扁的陣營,在言論或行動上稍有反制行為動輒被指為陷入「藍綠對抗」或「敵我邏輯」,豈止沒有創意而已,彷彿是黑暗的罪惡淵藪,無法論說也難有理性。舉個典型的例子, 一向頗具思想創意的台灣大學法律系顏厥安教授日前在《中國時報》論壇長篇論述了 憲政規範問題後,最後一段指出如果論者在意的是政治鬥爭的敵友邏輯,由於沒有公共論理空間,故不予討論。顏教授全篇文章最有趣的是最後兩句:「筆者絕不低估敵友邏輯的重要性,只是對之已無著墨必要。」這種附帶一提、不想多說的調調,益發顯現出所謂絕不低估的輕蔑與譏諷。



這種或者消極迴避或者直接指責的態度,使得敵我邏輯產生一種無法分析的神秘感,成為一塊理性的陽光無法穿透的幽黯場域。然而究其實,解除固著的神秘感( demystification)不正是那些熱情支援反扁論述的所謂自由主義知識份子的本職學能?任那神秘感無盡漫延是否顯示智識的怠惰?知識份子任令浮動的黑暗陰影是不是他們內心思想暗影的延伸?



以創意論創意,著名的創意人劇作家賴聲川近著《賴聲川的創意學》裡提到,培養創意要有「如是觀」和「因果觀」:「當觀點聚焦,心中不執著於任何特定的觀念,就可以看見事物的原貌;當觀點擴散出去,保持專注,就有可能看見事物發生或運作的因果。」把反倒扁行動視為敵我抗爭黑洞的專家學者,大都是不想也不屑把觀點聚焦,且執著於自詡清流高尚的觀念,於是便看不見反倒扁行為的原貌,看不清各主要媒體全不顧新聞倫理卻侈言監督民主政治運作等等因果(如顏教授發表文章的《中國時報》烏龍新聞多多卻從不道歉),這樣如何能對反倒扁陣營或其外顯的敵我邏輯態勢投以創意的眼光?或者,在那些學者專家眼中,反倒扁行為從頭到尾根本不配創意的冠冕?就像劉家昌日前說的,他六年前就反扁了,不用再捐一百元!這可能正是一部分的「事物原貌」:倒扁何需趙建銘、禮券、國務機要費?那總統的冠冕,阿扁從頭到尾都不配!也就是因為看到了這樣的事物原貌和因果,真正創意出發的可能,也許一直在反倒扁陣營持續反制的信心與氣魄這一邊,而從來不在 如民進黨立委所指想當倒扁流行教主的施明德身上和范可欽那講究浮華效果卻無法真正撼動台灣人心的廣告作品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