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30日 星期五

小英有幾個? As Many as You Like It

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在ECFA辯論後,對公投議題明確表態,表示若在立法院阻擋ECFA不成,二O一二年重新執政將發動公投,屆時ECFA如遭否決,可依國際慣例片面中止或重啟談判。



    小英「公投廢
ECFA」(應為「公投定ECFA」)之說,立刻引來藍營關切,中國國民黨文傳會主委蘇俊賓表示,蔡英文辯論時,有緩簽ECFA的味道,但現在又全然拒絕ECFA




其實,許多民調顯示,贊成公投者多於明確反對ECFA者,若以公投決定尚在未定之天,何來主張公投就是拒絕ECFA?靜待公投結果出爐,就是「緩簽ECFA」,小英的主張沒有蘇俊賓所說前後不一致的問題,也並非「讓人霧裡看花」。驅散ECFA重重迷霧,馬政府必須看看到的是,日後ECFA可能被公投否決及其後果與應負責任




小英辯論時不提,辯論後才談公投,藍媒評論說「判若兩人」,「有兩個蔡英文,「真假難辨」,一個溫和理性,一個激情高亢,《中國時報》前社長王健壯更以「理性」的ECFA辯論、「非理性」的中國學生來台法案衝突、「務實」的蘇治芬縣長參訪上海世博,加碼成「三種」民進黨,質疑哪個類型才是民進黨的中國政策本色。




有趣的是, 王先生緊接著指出兩岸關係已發生巨變,「唯獨民進黨不動如山」。然而,如果民進黨都有三個了,也搞不清楚哪個才能代表民進黨本色了,那麼民進黨怎麼會「不動如山」呢?如果民進黨「溫和理性」,不搞公投,不抗不議,不吵不鬧,這種「不動如山」,藍營歡迎都來不及吧!




無論是「兩個蔡英文」還是「三個民進黨」,換個說法就是陳茂雄教授認為限制了蔡英文辯論表現的「民進黨內部路線之爭」。陳教授說中國國民黨站在經濟立場支持ECFA綠營則是基於政治因素反ECFA,小英以經濟觀點辯ECFA是「文不對題」。陳教授表示,「反ECFA是深綠人士基於政治立場所推出的產物」,讓小英處於先天的劣勢,「大老、深綠、扁勢力目前醞釀成一股勢力」,準備挑戰小英主席。




到底是因為政治反ECFA、因為經濟挺ECFA,還是為了政治挺ECFA為了經濟反ECFA,許多評論自有一套迷思,「深綠ECFA迷思」即為其中大者。



        陳教授認同「小英民進黨」之餘,在對立面創造了「深綠民進黨」、「大老民進黨」、「扁系民進黨」等等不只三個民進黨,壓抑台派多層次多元並進潛能,其實是無益於小英路線發展的

2010年4月26日 星期一

滄海一聲ㄟ Note on ECFA Debate





馬英九:現在世界變局,應該選擇民進黨的鎖國和邊緣化,還是國民黨的開放和國際化…...你們民進黨執政八年開放了936項農產品進口,我上任後是一項都沒有開放。


Noteㄟ!那到底民進黨和中國國民黨誰比較「開放」?誰比較「不開放」?



 



馬英九:你們的全球化是沒有中國……對中國貿易的依存度,你們民進黨八年增加了百分之十六,我上任才增加百分之一


Noteㄟ!那到底民進黨的全球化有沒有中國呢?



 



馬英九:全球貿易的情況,民進黨你執政時一籌莫展,你走不出去啊……這不是台灣第一次做此事,加入WTO規模更大,你沒有反對我們加入WTO,後來衝擊沒有預估得大,我們因應得很不錯(台灣於二OO二年一月一日正式成為WTO會員,時為民進黨執政,並配合加入WTO開放部分中國農產品)


Noteㄟ!那到底民進黨執政時全球貿易走不走得出去?規模有沒有比ECFA更大民進黨政府因應得不錯還是一籌莫展呢



 



場邊模擬回應:既然民進黨「開放」了那麼多,民進黨的全球化裡有那麼大貿易依存度的中國,民進黨執政時加入的WTOECFA規模更大而且因應得宜……ㄟ,總統先生,這樣來怪民進黨鎖國實在有點冤枉哦!ㄟ,總統先生,台灣人不是被唬大的耶!ㄟ,總統先生,將來如果中國國民黨在媒體上再講「鎖國」的話,你是不是要負責

2010年4月24日 星期六

尋找頂尖校長 How Brilliant a President Can Be


前台大校長陳維昭先生去年出版回憶錄,對拒絕陳水扁總統人事關說和拒當馬英九總統競選副手,頗為自豪。陳前校長表示,台大校長「職位崇高」,「一定會當作一生的榮譽」,「希望台大不僅是台大人的台大,更是整個國家的台大」。

最近,這個「整個國家的台大」現任校長李嗣涔,到了中國國民黨立院黨團辦公室,坐在「開放爭生機,鎖國害台灣」的海報前面,配合執政黨政策呼籲開放中國學生來台。有與會的校長說,大學需要頂尖學生 和頂尖 老師,大學有爭取頂尖的權利。

開放中國學生,是否就能迎來頂尖學生,這姑且不論,但拋開「職位崇高」的校長清譽,配合執政黨宣導政策,這樣很「頂尖」嗎?為十足的政治口號「鎖國害台灣」背書,這樣很「頂尖」嗎?

去年十月,英國《泰晤士報》公布二OO九年世界大學排行,台大名列九十五,達到「前進百大」的頂尖計畫目標,當時台大學生會會長傅偉哲的感想是:「台大進百大,那又怎麼樣」,表示台大挖角「具論文生產力」的教授以「學術代工」模式進入世界百大,但台大的獨特品牌與價值,在於作為東亞一所自由的學術殿堂,無懼權威、獨立思考。

如今,這個「自由的學術殿堂」領導者,配合執政黨權威,拋開台大的獨特品牌與價值,追求「頂尖代工」,如此就算真的「頂尖」了,「那又怎麼樣」呢!

        那位
「職位崇高」的「整個國家的台大」頂尖校長,又在哪裡呢?

2010年4月22日 星期四

公投操弄之超完美奧步(舊文重刊) Outrageous KMT

中國國民黨文傳會主委蘇俊賓:把兩岸相關協議交付公投,是不負責的代議政治荒廢職務,愧對選民 

 


中國國民黨政策會執行長林益世:立法院要監督ECFA,應該是用既有的制度不必衍生其他體制,ECFA公投不該變成政治人物用公投來操弄民眾要求公投卻不好好行使立委職權,乾脆集體辭職算了




**代議政治的職務立委職權既有制度

公民投票法第十六條:

立法院...認有進行公民投票之必要者,得附具主文、理由書,經立法院院會通過後,交由中央選舉委員會辦理公民投票。 

公投操弄超完美奧步 2009.01.19

從二OO四年總統發動的防禦性公投開始,台灣已就六個公民投票案進行全國性公投,全數遭到否決,總計約三千兩百萬票的贊成意見遭到否定。



        其中,二OO四年三月二十日舉行的公投,第一案同意票佔有效票數九成一八,逾六百五十萬,超過同時舉行的總統選舉當選得票數近四萬票,此案和獲得六百三十多萬同意票的第二案都遠超過一九九六年、二OOO年兩屆民選總統當選得票數。去年 三月二十二日 ,六百三十幾萬票實實在在白紙黑字表達參與聯合國意願的台灣人民廣大心聲,同樣足以產生好幾任總統的民意,同樣遭到否決。



        
因為,現行公投法規定,投票人數需達總投票權人總數二分之一。三千兩百萬人次的具體意願表述,在如此超高門檻之前,就是個響屁而已。



        如此公投必殺技,是中國國民黨運用自如的民主奧步。以去年總統大選合併舉行的參與聯合國公投為例,中國國民黨除抵制民進黨提出的「入聯」案外,其自行提出配合演出的「返聯」案,支持者在其暗示明示下,也大都未領票,導致投票率只有四成五,遭到否決,而同時舉行的總統選舉投票率卻有七成六,其間的三成一落差,就是中國國民黨自導自演自宮所成就的險惡的、奧步的距離。



        中國國民黨僅以五百二十餘萬立委得票掌控七成五國會席次主宰國政,卻可以讓六百三十萬民意成為廢票,政治道德正當性蕩然無存,如今又在剛通過的離島建設「博奕條款」中,廢除之前一用再用不亦樂乎的公投門檻,展現「可用則用到淋漓盡致,不可用則棄之可也」的民主掮客完美身手。



        地方上反賭場人士,將無法循中國國民黨奧步軌跡,讓懶得理的不去投、無所謂的不去投、不在籍的不去投、不知道有公投這回事的不去投,不用大力號召,不必鼓吹宣傳,就讓設立賭場公投案輕輕鬆鬆通不過門檻。




        中國國民黨知道要廢除公投門檻,以今日奧步徹底顛覆昨日奧步,中國國民黨的專屬奧步,在別人無法「重蹈複轍」的封閉迴圈中,閃亮其超完美身影,以及超現實魅影。






2010年4月21日 星期三

不戰不成功,不創不成黨 No Battle, No Ground

張學逸教授說,台派菁英很多,要讓台派菁英自由發展,全面增加本土票源,厚實立國基礎,誠哉斯言。



        眾多台派菁英與潛伏在地能量,使得年紀輕輕的民進黨,已有八年執政經驗,二OO四年甚至創造全台過半選票支持,雖遭中國國民黨以「子彈門」污名干擾其正當性,深沉的歷史標竿意義仍遠非四年後黨國還魂之五成八選票可以比擬,觀馬政府就職後快速滑落的民意支持度,可思過半矣。



        民進黨意外提早攻頂,是福是禍有待歷史論斷,林濁水先生的「歷史劇場」則拍板為「八年痛苦執政」,其台獨策略回顧,以阿扁執政前的一九九一到一九九九年,為台獨運動的黃金時期,「事實上屬於穩健台獨的做法」,大幅提升了國內台獨意識和國際關係,林濁水稱許時任總統的李登輝先生是「近二十年來台灣最傑出的政治領袖」。



        林濁水將阿扁時代依序劃分為:去台獨化的新中間路線時期,路線不穩定的一邊一國時期,激進化的制憲正名時期,直到民進黨總統候選人產生後,黨路線進入去激進化時期。



        從李登輝的「穩健台獨」,到民進黨執政所謂的「去台獨化」、「不穩定」、「激進化」等等進退跌宕,是泛綠高度的刻痕,也是台派「痛苦」的根源,萬流總歸是眾多台派菁英的能量展現,可重整蓄勢再發



        目前最好的策略是,看出台灣大趨勢,保有台派可能性。在台灣地位論述上,在政治運動路線上,在泛綠派別系譜上,劃出台派地圖,拉開在地縱深,創造本土腹地,各路各門不要彼此牽制,不要彼此看輕。

     

        不戰不成功,不創不成黨。全新戰功,二次創黨,是民進黨與全體台派的新世紀使命。

       

2010年4月19日 星期一

對我台灣人的意義是什麼系列之二:2010香港最佳影片

《十月圍城》贏得今年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影片和導演等八項大獎,對我台灣人的意義是什麼




這部台北票房約三千六百萬的作品由陳可辛監製,預料也將在今年的金馬獎出風頭,陳可辛導演的《投名狀》也是在囊括二OO八年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影片和導演等大獎後,緊接著拿下當年金馬獎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打敗的競爭者之一是襲捲全台的五億票房經典台片《海角七號》。




陳可辛在金馬獎頒獎典禮致詞,感謝支持《投名狀》和《海角七號》的觀眾讓「中國電影」有希望,其實陳導演應該感謝的是《投名狀》是「中國電影」,和描寫中國人民解放軍的《集結號》一樣,大大增加了得到金馬獎最高榮譽的希望,一點也不中國的《海角七號》則希望渺茫




        《海角七號》的希望,在於
鼓蕩台灣人的熱情,統領台灣人的心情。台灣電影的希望,在於《海角七號》和《投名狀》之間美學的差距和感覺的距離。




        馬政府「精彩一百年」活動想拍
《國十月圍城》裡各方豪傑捨命保護 孫文 先生正是精彩熱血的暖身,驅除韃虜,恢復中華,「中國電影」,飆風烈烈,拿下今年金馬獎最高榮譽可以期待。




        《
十月圍城》的金馬獎潛在競爭對手之一,是上億票房台片《艋舺》,片中和外省掛裡應外合的後壁厝角頭文謙,將風雨欲來的艋舺,比擬為孫文時代外患逼臨的滿清王朝。艋舺的文謙和中國的孫文,都是眼見自家領導人積弱不振,彼可取而代之。《十月圍城》的血腥殺戮,較《艋舺》猶有過之,經歷了孫文所說「欲求文明之幸福,不得不經文明之痛苦」的革命行動。




        《艋舺》主角蚊子,
外省掛灰狼是父子血緣關係,卻展現出和在地廟口角頭Geta精神上的父子認同力量,在太子幫「台客五人組」之中,展現出最無拘無束的「本土認同」,在外省掛勢力大舉入侵的艋舺,上演一場「台客復仇記」




        蚊子手刃使用槍械這
Geta心目中「下等武器」的自家兄弟、彷彿為廟口「清幫」之後,飛濺出櫻花般的片片鮮血,和今年金馬獎必不缺席的深邃台片《眼淚》裡,好久沒哭過的贖罪刑警最後流下的自清淚水,血淚交織為「欲求台灣之開展,不得不經台灣之痛苦,渲染台灣情懷,烘托台灣義理,開創屬於「台灣電影」自己的美學與感覺

2010年4月17日 星期六

小英2.5 Taiwan New Age Leader

此次民進黨主席尤蔡之爭,和兩年前辜蔡對陣如出一轍,除了年齡世代和性別議題之外,有那麼一些「新系」與「反新系」對壘的味道,也有那麼一點台獨路線之爭的調調,但都說不上是真正核心的內涵。

 


尤清批評蔡英文「沒有戰功」,不瞭解「創黨精神」,然而以不具民主運動深遠背景的「新手」身份,在民主運動罩霧迷離的時刻,設法突破中國國民黨全面執政的堅固牢籠,創造嶄新「戰功」,形同「二次創黨」,也可以是新世紀民進黨領導者的自我期許。

 


創黨精神」和「戰功」,是當年一個赤手空拳的政黨面對龐然黨國體制的核心價值與實力基點,已有極致絢麗的動員與發揮。年輕的民進黨,已有八年執政經驗,在變動的新世紀,可以有另一種形式的風華展現

 


蔡英文的領導內涵,在其不同於傳統民進黨領導者風格的可能性,在台灣意識演化和民主進階新階段,或可給予傳統核心價值一雙跟上台灣活潑脈動的翅膀,等待風起,展翅飛翔。

 


蔡英文兩年前僅以小幅差距勝出,代表其「戰功」與「創黨」傳統價值上的不足,卻也在台灣綠色系譜上嵌入一個獨特但略顯飄忽的位置,這次面對美麗島世代尤清的挑戰,是突出其獨特價值定位並降低飄忽氣味的機會,與其視為黨內相爭,不如當做擴大充實在地多元力量的歷史機運。

 


劃出台灣綠色系譜,拉開綠色縱深,創造綠色腹地,是目前最好的在地策略。巷議媒體間流轉的公媽派、基本教義派、深綠、扁系、謝系、新系、穩健獨派、以及新興小英等,可各得其位,共存共享共榮,不必彼此牽制,喜歡小英也不用像個定型化反扁反謝卡通人物一樣不停罵人扁奴愚昧什麼的。

 


小英的台灣派定位,有點像是介於二級製造業和三級服務業之間所謂的「2.5級產業」,是建立在產出「創黨精神」和「戰功」等綠色製造業上,訴諸廣大台灣社會的綠色服務業,結合老傳統與新時代,力守台灣在地精神價值的同時,開拓其可親可及的日常面向。

 


民進黨二OO八年立委選舉政黨票以及隨後總統大選得票都接近四成二,擁有隨時可以吹響反攻號角的在野力量,蔡英文接手的民進黨不是「徒剩斷垣殘壁」,台灣意識也從不是「奄奄一息」,而是蔡主席的台灣政治史創新價值的可靠基礎。

2010年4月11日 星期日

反ECFA的替代方案 How to Say No to ECFA

對於ECFA題,總統府發言人羅智強說,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沒有提出台灣面對經濟邊緣化危機的任何政策,反對ECFA卻提不出建設性的替代方案。




羅智強在馬英九就職總統不到四個月就寫了篇〈馬英九不是孫悟空〉,為馬被罵無能辯護,列舉馬台北市長任內政績,主打「承載著台北人生活裡無數的幸福與愜意」的河濱單車道。現在看來,讓人有深一層體悟。



        原來,當年馬市長反對陳總統的同時,也提出了建設性的替代方案」,即打造單車道,讓民眾擔憂國事之餘,可以騎上鐵馬「安心的、不受打擾的在青野綠波和徐徐微風間暢意的前進」。




這種頗為無厘頭的回應方式,頗有馬團隊之風。二OO六年中馬市長任期屆滿前,時任新聞處長羅智成也寫過護主文章,對交通壅塞和道路品質不佳問題,回應是「捷運運量從17萬成長到105萬人,悠遊卡從零到716萬張」,以軌道運輸對應道路交通,香蕉比芭樂,也彰顯出捷運流量愈大,理應舒緩的道路交通卻未見改善的不堪事實。




對於貓纜塔柱掏空事件的回應,羅智強前任總統府發言人王郁琦也是一絕。在郝龍斌道歉並將相關官員移送監察院調查後,王郁琦仍強調貓纜建造過程完全合法,且創造出一年五百多萬遊客商機效益,是正確決策。易言之,「超完美決策」可和後續執行問題完全隔離,立基於真空無菌的決策空間,永不沉淪,絕不傾倒。




對於ECFA相關爭議,羅智強表示要打破民進黨執政的「鎖國困局」,卻又說民進黨執政時沒有公投就與友邦簽署FTA,開放多項中國農產品也沒有交付公投,一樣的論調再由中國國民黨文傳會主委蘇俊賓重述一次,說民進黨執政時台灣出口產品四成銷往中國,於是民進黨一會兒自困「鎖國」,一會兒又大為「開放」,講話反覆倒錯,像是小孩耍賴鬧脾氣




沉緬「青春鐵馬」,逃避現實,真空思考,講話就會顛三倒四無厘頭,以過去包括中國國民黨自己無人要求公投之是,來論斷今日廣大民眾要求公投之非。當年馬市長全力贊聲罷免陳總統之際,說「這是人民感受問題」,如今若低估台灣社會疑慮ECFA的「人民感受」,總統不論姓馬姓孫,政權更替之聲恐將不日再起,成為反對ECFA的「建設性替代方案」。

 **刊於自由廣場是馬英九顛三倒四 還是發言人有問題


2010年4月5日 星期一

台灣民粹,旗正飄飄 A Popular Taiwan

對於即將上場的雙英ECFA辯論,執政的中國國民黨的一個主要立場是,要打破民進黨執政的「鎖國困局」,這實在是非常值得玩味的議題。




「鎖國」的概念,是「國際化」主張的對立項。然而,姑不論「鎖國」的操作定義,單從朝野陣營的口水戰,就呈現幾分詭異。



        總統府發言人羅智強猛批民進黨「鎖國」政策,然而回應
ECFA公投主張時,即援引民進黨執政曾與幾個友邦簽署FTA,並沒有交付公投。也就是說,當時民進黨政府一點都不鎖國



        如果所謂民進黨「鎖國」是針對中國,那麼根據羅智強說的,
民進黨執政時期開放多項大陸農產品進來並沒有交付公投,所以也並沒有「鎖中國」的問題




所以,這並不是鎖不鎖國的問題。民進黨所代表的台灣綠營,反而是主張國際化比較多的陣營,在經濟上主張投資和外銷多國化,在文化上主張認知和內涵多元化,一個共同的重點是沖淡一個核心的中國,台灣要成為多核心的多重動力國家




馬政府強力推銷的ECFA,代表的是台灣的中國單一核心動力觀,不願交付公投,代表的是隔離台灣民間隨選多元的聲音。這些聲音,代表的如果是「民粹主義」,也是台大政治系陶儀芬副教授所說的「政治平等價值最質樸的一種表現」,其特質是「訴諸人民的力量」、「反菁英」、「反墨守成規」與其強調民粹主義的「不理性」與「不道德」,不如將其視為「一般公民權利意識的覺醒」和「自由民主體制的成功」,尤其是在像台灣這樣民主化沒多久的國家




「民粹主義」總帶有濃厚的在地民眾情感成份。對此,陶儀芬指出,「政治生活對於每一個公民來說,不僅關乎實際利益的分配,也關係到情感上的寄託」。如果單就可供政治動員的在地情感來看,其實不能因為一群人長時間持有一種信念並明確表達出來就說是民粹,而另一群人在短時間內集結在某個共同想法之下也明確表達出來就不說是民粹。前者如果是「深綠群眾」,後者如果是「馬英九選民」,哪一邊比較民粹呢?




如果馬英九代表的是比較「菁英」的、比較「墨守成規」的,比較抗拒「人民力量」的,那麼ECFA公投運動代表的就是「一般公民權利意識」和「自由民主體制」的「新公民運動」。台灣民粹,此其時也。

2010年4月2日 星期五

深綠深深 Remarkably Dark Green

對美國在台協會理事卜道維(David G. Brown)發表的智庫專文〈想想未來的民進黨政府〉,前南非大使陸以正先生撰文評為「公然為民進黨再度執政,不避嫌疑,公開鼓吹」,「把台灣實情過份扭曲」,並根據文章用語嗅出討好「深綠」的意圖,如卜道維建議民進黨修改「台灣前途決議文」,陸大使指出文中用的不是revise(修正),而「巧妙地用update(更新),以沖淡含意,避免招致深綠群眾的反感。」



        對於如此犀利的語感,可讓「深綠顯學」上一堂政治語言學課程。



        卜道維的確提到了「深綠」,用語為fundamentalists,說這些「基本教義派」的夢想是「明確和中國一邊一國且獲國際承認的獨立台灣」,然而這個夢想比較像是「春秋大夢」的意思,因為文中緊接著說追求法理台獨會讓民進黨和崛起的中國撞上(on a collision course),正名制憲和以台灣名義參加聯合國組織等做為將被美國視為quixotic,也就是像攻擊風車的作夢騎士Quixote一樣不切實際。



        卜道維全文主軸,是站在美國國家利益立場貶抑「深綠」,反覆告誡不可走上法理台獨,然而眼尖的陸大使還是可以在相對隱微的語意修辭上挑出討好「深綠」之處,讓人不禁好奇,如果revise換成update可以讓「深綠群眾」感覺OK,那麼卜道維說正名制憲是dangerously provocative(危險挑釁),難道是要讓「深綠群眾」快樂似神仙?



        眼尖的陸大使,還看出了卜道維另一個疑似「深綠」反馬傾向的地方。卜道維說過去十八個月來,北京對台灣的態度是remarkably pragmatic(極為務實),陸大使說「請注意他儘量避免把兩岸關係改善一事,歸功於馬英九和國民黨政府」。或許,remarkable(了不起)的馬英九政府,才是陸大使心目中不被扭曲的「台灣實情」吧!



        一篇明明是貶抑「深綠」的文字,卻可以看出其「深綠」色彩,莫非是戴著「深綠」眼鏡看世界,所以世界處處是深綠,此綠深深深幾許,成為「深綠顯學」的另類夥伴?



        陸大使文章標題「美有人想民進黨復辟?」也是一絕。在中國和台灣近代史上,袁世凱稱帝可以說是「復辟」,蔣介石「復行視事」可以叫做「復辟」,然則若以透過民主選舉重返執政為「復辟」,看來就是「不避嫌疑,公開鼓吹」反民主觀念了。





**
談卜道維(David G. Brown)與擬議中的民進黨「十年政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