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24日 星期日

金馬五十,中華一百

金馬獎五十週年,華語電影界巨星雲集,星光閃耀;相對的,台灣電影史上具樞紐地位的台語電影,近乎絕跡。

當然,要金馬獎向台語片「致敬」,倒也勉為其難。1960年代,台語片大為流行,中國國民黨政府為求反制,以優良國片金鼎獎為基礎,根據「國語影片獎勵辦法」設立金馬獎,原本於10月底舉行為偉大領袖祝壽。

土裡土氣的台語片任其自生自滅,高級時髦的「國語片」則舉行隆重典禮表彰崇揚。

頒最佳電影歌曲獎時,入圍作品包含《阿嬤的夢中情人》和《總鋪師》的兩首台語歌,頒獎人不會講台語,有點緊張,揭開得獎名單時,竟脫口而出: 還好不是台語的」(兩位入圍者的心立刻變成冰的啦〉,雖是有嘴無心,卻準確透露出金馬獎五十年身世的底蘊與深意,在地語言集體放逐的文化潛意識。

金馬獎所代表的中華文化」意識,隱微浸潤而無所不在,例如在此要恭喜瑤瑤以志氣獲新人獎,喜極而泣,不過這部片的一幕,教練激勵參加世界盃資格賽的拔河隊員說,贏了比賽,妳們就不再只代表自己的高中,而是什麼?隊員齊聲答:中華台北!看到台灣運動員熱血追求的,竟然是國家的別號與綽號,這也讓人很想哭就是了。

另外,最佳紀錄片《看見台灣》,由於擁有實質意義上的高度,對中華文化馴化意識下的台灣人而言,具有相當程度的開眼和教育作用,但看來終究是重複了台灣社會只有受害者受傷的土地、沒有加害者傷土地的外來殖民政權的意識邏輯,行政院夫人哭到抽慉掉下的,不會是懺悔贖罪的眼淚。

蔡琴演唱唱成了呼求團結」的大合唱,林強領獎時倡言要鼓勵、少批評,校園民歌」和「新台語歌」兩大主角異口同聲,在台語片隱身的金馬五十,中華一百,無限和諧。

2013年11月2日 星期六

看見台灣,不再麻痺自已


1990年代初開始空拍攝影的齊柏林,累積20年的空中影像實務經驗與美學素養,今年推出首部空拍紀錄片《看見台灣》,甫於日前上映,音樂表現豐富,吳念真口白加持,廣受各界注目。

就作品媒介特性而言,空拍代表一般地面視角的提升與解放,對周遭環境現實的另一個觀點和意象,不僅是政治解嚴後放鬆飛行與攝影活動管制的效應,同時也是延伸固定視野與既定印象的心理認知解嚴。

這樣的觀點提升與視野擴張,主要意義在於跳脫日常認知慣性的規矩或典型,像是一種挑戰傳統主流文學品味的新型態語言的興起,典範轉移的能量強化了文化振盪,激發了創作活力。

空拍攝影的典範意義,在於其某種程度的全知觀點,連結單一個別事物的整體開濶圖像,有認識論的突破意涵,也有影像美學的獨特線條與光影。

空拍作品,高遠臨下,常有一份空靈與平和,然而歷史滄桑與人為軌跡的渲染也會是全面的傾瀉,土地的變貌與傷痕特別的觸目驚心。

台灣人民與腳下土地長久以來欠缺集體親密的關係,常常絕美家園圖像當前,卻總懷疑是否自家的土地,總震驚於一直在身旁卻從未發現的美景。

看見台灣,當然不是只看見美景而已,看見歷史,看見另一個高度與觀點開展的可能,一起驚喜,一起低泣,一起頭皮發麻,然後一起不再麻痺自已。

**刊於自由廣場 《看見台灣》空拍=視野解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