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29日 星期三

上天難欺的司法自毀預言 Judicial Prophecy of Self-destruction

扁案主審法官蔡守訓,先前也參與馬英九特別費案審判,判決書引以為馬開脫的古中國宋代公使錢制度,引發廣大爭議。如今扁案檢察官,再度上溯宋代,搬出宋太宗趙光義(一說為宋太祖趙匡胤)頒行天下並曾刻石立碑為官員警惕的十六字「戒石銘」,一樣的倒古為今,一樣的時空錯亂。

傳統官僚體制的擴大解釋,帝王封建威權的冠冕堂皇,一再透過用古成癖的現代司法人員,強行打造一種紐曲倒錯的獨斷意志。

所謂「爾俸爾祿,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難欺」,是宋太宗自前朝後蜀末代皇帝孟昶《頒令箴》簡略來的。英明一時的孟昶有感於前朝奢靡,特頒此箴,然而後期同樣奢靡無度,為宋朝所滅。趙氏王朝同樣有感於前朝奢靡,推出濃縮版警世銘言,讓文武百官禮敬叩拜一番,帝位傳到宋徽宗,朝廷又是驕奢淫佚,不久即告傾覆。

廟堂之上口出「下民易虐,上天難欺」者,都如同自毀的預言,一次又一次易虐下民,一次又一次難欺上天。

檢察官說,如今「像阿扁一樣」是拿來罵人的話,有誹謗之虞。其實,檢察官引以為批扁箴言的十六字「戒石銘」,其頒行者宋太宗自己也留下難聽的罵名,即傳說其弒兄奪位的「燭影斧聲」,簡單講就是趙匡胤死前與其弟趙光義同處一室,沒有第三人在場,外人只遠遠看見兩人互動,燭影搖晃,聽見斧頭戳地的聲音,天快亮時趙光義宣佈哥哥死訊,隨即繼位,後趙匡胤之子相繼自殺與病死,皆疑與宋太宗趙光義弒兄登基有關,所謂「燭影斧聲」,也就代表「疑而不決的懸案」(教育部辭典)。

如今,台灣人民一樣遠遠看見檢察官在法庭上Power Point「投影」搖晃,聽見批扁「戰斧」鏗鏘有聲,引用懸而未決的媒體報導指向一宗世紀疑案。

這現代版「燭影斧聲」司法傳奇,是否也是廟堂人士一次又一次「上天難欺」的自毀預言?

**林怡君掉了哪本筆記?
--大家都問林怡君掉的筆記是哪一本?答案揭曉,原來是「刑事訴訟法」......
--捨「個人權利」不談,卻夸夸大談無法定義的「貪婪」,不是混淆了自己的角色,就是充當「馬統」所謂「反貪腐」的政治誅殺或政治鬥爭的劊子手......
--引用大量媒體報導來陳述人家犯罪行為,完全不知道「偵查不公開」為何物!西方進步國家明文禁止媒體評論、報導正在進行的司法案件,我們的檢察官難道是媒體的「深喉嚨」?......

**論告 不是簡報
--檢方如此深具表演性的論告,肯定成為媒體寵兒,但卻忽略了檢察官該有的論告責任......
--在整個扁案過程中,檢方卻動輒以媒體是瞻,甚而在最後的論告,直接以媒體簡報成為主要內容,若果如此,我國法學教育恐可休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